編者按:本文作者是個老環保,工作40多年,在河南省安陽市從事環保工作就達18年。18年來,作者與安陽的重點企業安陽鋼鐵集團打了無數次交道,前后經歷了安鋼的五任老總,曾與安鋼五任環保處(部)長共事。作者自述對安鋼,凝聚著太多的愛,歷經過太多的恨,也蘊涵著太多的希望。從老環保眼中的今昔對比,我們能品出很多內容。
最近,河南安陽市委組織老干部參觀全市重點建設工程活動。到安鋼,主要參觀安鋼發展戰略“三步走”中第二步的核心工程,即120噸轉爐——爐卷軋機工程。這個曾兩次上國務院總理辦公會、投資49.8億元的大項目,是安鋼順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和設備、加速產品結構調整、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轉變、提高企業綜合競爭能力的國家重點工程。也是安鋼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工業現代化建設工程。從去年6月開始,這一大型工程陸續建成投產。
通往煉鋼車間平坦的大道兩邊,新綠滿樹,生氣勃發。生產車間鋼柱挺立,鋼梁橫架。廠域上空,不見了往日的“黃龍”和如麻的“塵雨”;煉鋼爐前,不見了一年四季籠罩在煙火之中的爐前工汗流的身影。寬敞整潔的爐前區,像一個小廣場。電控室內,是坐在電腦屏前的技術工人,爐中吹氧煉鋼呼呼作響,他們卻顯得安然從容。
在安鋼劉總和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大家沿著專設的參觀通道徐步前行,巨型鋼包在天車的吊引下往來奔忙,鋼包中熾白的鋼熔液映得參觀的人群臉上一片鮮亮,有人打趣:“跳到這罐里洗個澡多舒服啊!”惹得大家開懷大笑。
120噸轉爐——爐卷軋機生產線經過粗煉、精煉、鋼坯連鑄,其最后一道工序為卷板熱軋。只見剛剛澆鑄而成的長方形的巨型鋼坯通過傳動裝置迅速送到軋機跟前,隨著機器的轟鳴將通體紅透的鋼坯吞入軋機,幾個往復,坯變鋼板,那種恢弘壯觀,那種井然有序,看得老干部們有些眼直。這哪里是在國家特大型鋼鐵企業的生產現場,分明似在精工打造的工藝品車間。此種情景,頓使人對新近提出來的“工業旅游”多了一番親歷的感悟。
離開安鋼,雖然又參觀了市內另外幾個重點工程,但腦子里一直縈繞著安鋼的過去和現在,撫今追昔,令人感慨。
感慨一,安鋼在安陽市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地位太重要了。安鋼雖系省屬企業,但在安陽市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上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多年的工作實踐告訴全市的環保人:搞好了安鋼的環保,就搞好了安陽市環保的一半(安鋼的工業廢水、廢氣都曾占到過市區總排放量的50%左右)。曾幾何時,安鋼對于安陽市來說,既是金娃娃,又是臭蛋蛋;扔了舍不得,治起來又太難。想起二煉鋼的廢水屢治屢敗,想起一煉鋼的“黃龍”肆瘧滿天,想起那年的重油泄漏對安陽河造成的嚴重污染,想起焦化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的艱苦攻堅……往日歲月,人大的一次次現場視察,政府的一次次限期治理,環保局的一次次執法檢查,安鋼的一次次治污不止,無不在尋求一條工業大發展、污染大削減、環境大改善的和諧之路。今天,面對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環保工作、一步步邁向工業現代化的新安鋼,怎能讓人不感慨。
感慨二,安鋼的環保發展之路太艱難了。細想起來,安鋼從建廠到現在,在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行動上大體經歷了“無意識不自覺——已認識受束縛——高度重視并成自覺”三個階段。從上世紀50年代末安鋼上馬初期到70年代初,是安鋼生產發展的15年,同時也是污染逐漸加重的15年。那個時代,是把“煙囪林立,機器轟鳴”當成工業經濟繁榮景象的時代,是認為“環境污染是資本主義固有的毒瘤”的時代,怎么會有人擔憂環境污染呢?從上世紀70年代到上世紀末,安鋼雖已意識到環保的重要,但由于基本建設的先天不足,在一缺資金,二缺技術的條件下只能根據國家“結合技術改造,消除工業污染”的方針,采取“大修大改,小修小改,逢修必改”的措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解決工業污染問題。從上世紀末到現在,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宏觀調控和經濟發展,安鋼的環保工作開始引起決策層高度重視,進入企業自覺的階段。這個時期,從現代化的100噸電爐上馬,到安鋼“三步走”發展戰略中從根本上解決工業污染措施的采用;從工業廢水的分散治理,到“科學配水、合理節水、綜合治水(日處理12萬噸的污水處理場即將建成投產)、廢水回用”一整套循環經濟模式的實施;從對工業污染的“缺醫少藥”、短資金而被動的治,到“尋名醫,求良藥”、瞄準先進下本錢而主動的防,都證明安鋼經過幾代人的奮斗與抗爭,沖破了主觀認識和客觀條件的層層堅冰,正在以新的思想境界、新的視角觀念、新的防治技術、新的標準要求,駕馭著安鋼這條巨輪,在市場經濟的海洋里,不斷從野蠻生產走向文明生產。
感慨三,在全國的鋼鐵企業中,安鋼人的可貴之處在于有一種醒得早、起得也早、動手也早的力爭主動的精神,有一種長期形成并一直保持的治污知難而進、斗“魔”百折不撓的艱苦奮斗精神,正是在由這種精神作為原動力的推動下,安鋼克服各種困難,在上世紀90年代,先后完成了在全國同行業技術領先的五、六號焦爐地面除塵工程、煉鐵槽上槽下除塵工程、酚氰廢水深度處理工程以及其它數以百計的大大小小環保治理項目,為安陽市的地面水和西部大氣環境質量的改善作出了不可低估的貢獻。
感慨四,安鋼的環保責任更重大了。哲學上的“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發展的重要規律之一。現在,安鋼既是年產達580多萬噸鋼的特大型鋼鐵企業,同時又是年耗煤300多萬噸、用水4000多萬立方米的能源、資源消耗大戶。污染排放總量在全市仍是首屈一指。面對未來人口的繼續增加,經濟總量的翻番,資源、能源消耗的持續增長,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的新形勢;面對入世后國際國內鋼鐵市場激烈競爭的新情況;面對國家在環保上提出的“不欠新賬,多還舊賬”,“污染物總量控制,努力實現增產減污”的新要求;面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新課題,安鋼如何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目標,使安陽的老百姓為之拍手,的確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