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拿身份證,去看外交密檔
2006-05-19
最敏感的部門,率先對外開放
  拿身份證,去看外交密檔
  
  □本報記者 蘇永通

圖為已被解密的一份外交檔案

  ■中國的冷戰學專家竟拿不出一份中國檔案,開放檔案對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形象太重要了
  ■在開放之前,中央政治局指示要慎重處理
  ■外交部、公安部和國家安全部的檔案,不進入中央檔案館而獨立保管,沒有開放的義務
  
  您想知道,1960年蘇聯撤走援華專家時,毛澤東與赫魯曉夫如何對談?1958年,解放軍炮轟金門馬祖后,中美大使級會談如何進行?
  只要持公民身份證,就可以進入外交部開放檔案借閱處,從電腦中查閱這些“機密”。
  5月10日,外交部對外開放第二批25651件解密檔案,這些檔案涉及1956-1960年的眾多重大歷史事件。
  這是自2004年外交部首次開放檔案后,又一次大規模地對外界“解密”。
  但在檔案館鑒定和開放處處長張素林看來,“這只是我們的例行工作”,張處長透露,解密開放將制度化,今后,外交部擬每兩年解密并開放一批檔案,并有望兩年內實現上網。現在,第三批(1961-1965年)的檔案解密準備工作已經就緒,6月就將啟動。
  
  檔案開放的“四不”原則
  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外交部就將外交檔案解密開放工作提上議事日程。外交部檔案館保存了新中國外交的幾乎所有文字資料和部分音像資料,并且保存完好,沒有受到“文革”等歷史浪潮的強烈沖擊,但它們僅供外交工作使用。
  “檔案的開放是順應改革開放的大趨勢。”張素林說,當時學術圈的呼吁非常激烈。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沈志華就多次在國際學術場合遭遇尷尬———作為中國的冷戰學專家卻拿不出一份中國檔案,而只能千里迢迢求助于俄美等國的各大檔案館,而2004年1月當中國外交部第一次開放檔案,他就遇到七八撥俄羅斯人。“開放檔案對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形象太重要了。”
  1999年,在時任外交部長唐家璇建議下,外交部成立“開放檔案鑒定小組”,正式啟動檔案解密工作。鑒定和開放處就在當時成立。
  1999年,外交部組織了近百名在職和離退休外交官,第一次解密、鑒定有關檔案。各地區司各負責一片,分別派人參加———至少是二秘以上(相當于副處級以上)的外交官,他們一頁一頁翻閱檔案原件,在審查單上寫上自己的意見———判斷密級,同意或者不同意開放,并提出理由。之后形成鑒定報告,逐層報批,從司領導到部領導,最后報國務院審批。
  解密工作在外交部大樓里進行。張素林介紹,在解密前,要進行學習和培訓,統一認識,掌握開放原則。他們制定了“25條標準”,概括而言就是“四不”———凡是影響國家利益,特別是安全利益的檔案不開放;凡是影響中國與其他國家關系的檔案不開放;凡是涉及個人隱私的檔案不開放;凡是影響民族團結的檔案不開放。
  原則上,每份文件由一位專家負責鑒定。但有時他們還會就一些爭議較大的檔案碰頭。
  比如,關于日內瓦會議(1954)內部的一些宣傳材料和參考材料,在初審時認為可以開放,而復審則提出應該控制使用,理由是雖無重要機密,但畢竟是內部參閱的背景材料。復審小組再經過討論后認為可以開放,最后國際司和外交部都同意全部開放。  
  開放檔案慎之又慎。前中國駐阿根廷大使徐貽聰說,在開放之前,中央政治局指示要慎重處理,“最后都是我簽字的”。2001年10月到2002年4月,由他任組長的7位前大使組成“開放檔案鑒定小組”,負責開放前的終審,他們分別精通英文、俄文、波斯文、西班牙文、越南文、法文和意大利文。
  前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陳文照回憶,每人各發了一個放大鏡,辨認那些已經有點模糊的檔案文件,有時候一天只能看四五卷。
  
  開放比例上升了30%
  此次對外開放的檔案占這一時期外交檔案總數的60%,而上一批為30%。電腦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些資料中的個別地方不適合開放,只要“涂黑”屏蔽就得以開放。“否則就沒法實現解密了。我想大家可以理解。”
  張素林認為,其實第一批的解密比例并不低,主要是有關朝鮮戰爭的檔案都沒動。參與終審的前中國駐新西蘭大使陳文照也證實,經手的涉朝檔案很少。朝鮮問題向來非常敏感。今年2月21日,《紐約時報》也報道,美國情報部門悄悄地對國家檔案館一些已公開的朝鮮戰爭檔案重新加密。
  電腦程序也大大加快了解密速度。從解密到開放,第一批檔案用了五年時間。第二批解密工作從2004年4月開始,歷時1年零2個月。
  第一批解密工作完全靠手工完成。
  張素林解釋,大量的時間耗費在之后的二次整理工作上。而在第二批解密工作中,電腦程序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所有檔案都事先掃描進電腦,專家看完原件之后,直接在電腦上寫上審核意見。
  此外,第二批解密沒有復審,在專家意見逐層上報審批后,檔案就可以開放。張素林說,在審批過程中,被過濾掉的檔案很少。
  在這些檔案中,保存有毛澤東與赫魯曉夫就前蘇聯在華專家問題的談話抄錄,毛澤東對赫魯曉夫說,“前蘇聯專家絕大部分人都是很好的同志,使人不滿的只是極少數。”
  解密檔案中也涉及炮擊金門事件,1958年8月23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開始炮擊金門和馬祖,美國派軍艦在臺海領域干涉中國內政引發了臺海危機。中美大使級會談圍繞這個問題展開,檔案中還有周恩來總理關于這個問題的批示。
  檔案顯示,中美大使級會談從第80次開始主要圍繞這一問題展開。周恩來總理親筆批示:“中國解放臺灣是內戰,美國杜魯門總統承認了的……沿海島嶼從來就屬于中國,世界一切正義人士都承認了的,只是杜勒斯不承認……中國人民有權解放自己的領土,聯合國無權干涉中國的內政。”
  此外,檔案中還有一封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信。信中有這樣一句話,“世界這一地區的緊張局勢的主要和經常的根源在于美國”,外交部副部長張聞天在接見前蘇聯駐華臨時代辦安東諾夫的時候,通知對方,中方建議把其中“主要和經常的”改為“唯一的,或真正的”。
  
  外交、公安、國安檔案無開放義務
  檔案館除了周五外,每個工作日都開放借閱。按照規定,借閱時需提前提出書面申請,但事實上,“如果人少,直接過來就行。”張素林說。
  在門口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登記后,即可上外交部南配樓7層的借閱處。借閱程序大概如下:在檢索臺查詢并選中所需檔案目錄,提交個人信息和用途,并到柜臺支付費用———每卷檔案兩元錢,工作人員立即提供密碼———審核就這么簡單。到閱覽室的電腦輸入密碼即可閱覽,如需復印可直接在機器上提交申請,付錢后領取。
  登記記錄顯示,有許多人來自于外國使館和組織。日本共同社中國總局記者齋藤真調閱1960年該社申請采訪周總理的來往信函,時不時地點頭說:“有意思,有意思。”
  兩批檔案開放,沈志華都是第一個進入外交部檔案館,他親自跑了五六趟,學生也多次幫忙抄寫和復印檔案。
  按檔案法規定,建國以來形成的檔案,自形成之日起滿30年應向社會開放,但復雜的程序使得檔案利用受到限制。中央檔案館利用部接待處的工作人員說,在該館查閱歷史檔案,需要開具省部級辦公廳的介紹信,還得經審核處審核。
  沈志華認為,檔案館集檔案解密和利用兩個職能于一身,檔案館既要負責解密工作———這使它承擔重大的保密責任,又要負責利用工作———為研究者提供服務,這兩者顯然是互相矛盾和對立的。
  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系教授張輯哲介紹,外交部、公安部和國家安全部的檔案,不進入中央檔案館而獨立保管,沒有開放的義務。“國家部委一級檔案的首次對外開放,不是在文化部門、經濟部門或其他行政部門,而是在最具敏感性的外交部門,這本身就很說明問題。”沈志華說。
(南方周末)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