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相信陳紅和她的先生陳凱歌對保護生態的重要性有著清醒、甚至深刻的認識
對陳紅女士來一個聽其言而觀其行,我以為答案并不難得出。事實上,道德判斷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一種理性判斷,而道德實踐則完全取決于價值取向,所以,在道德判斷上不存在問題的陳紅、陳凱歌在道德實踐時見利忘義,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而且,針對陳女士在“難道我和凱歌……”這一番表白中有意無意地流露出來的那種身為名人的優越感,我還想特別強調的是,那種名氣大、掙錢多、又能夠經常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公共話語權向公眾宣示正確道德判斷的人,其實并不一定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在很多情況下,代表著一個社會道德良知的,恰恰是那些平常得像泥土一樣的凡夫俗子。
在中國的著名影視導演中,有陳凱歌這種行為者,并非絕無僅有。前幾年,有個名聲大噪的導演寫了一本書,名叫《說點您不知道的》,其中記述了他和另一位名導演等人一起為一部影片選外景的事:理想的外景找到了,只是“前邊這棵樹擋住了來路,而且避不開,除非把這棵樹砍嘍,那就豁亮了……砍樹?犯法!抓住了得進班房。”怎么辦?這位導演寫道:“最后也沒選到比這兒更合適的,那就砍吧!深夜,我帶了組里一幫‘土匪’摸到山口,這個時間看林子的人員絕上不來的。好家伙,那棵樹要兩個人才抱得過來,砍!亂斧齊下,足足弄了倆鐘頭,樹倒了,我們合力將它推下懸崖。為了毀滅罪證,又挖土鏟草皮將地上裸露的樹樁埋好……”
記得兩年前,當我第一次讀到上述文字時,心中的震驚是難以言狀的。一個文化人,一個擔負著創造優秀精神產品使命的藝術家,不但明知故犯地干壞事,而且敢于向社會宣示自己的“土匪”行徑,在宣示時還是那樣的洋洋得意、有恃無恐。這究竟是這位導演出了問題,還是我們的社會出了問題?我以為,導演本人太不知恥是他個人道德上的問題;而對違法且無恥的名人太過寬容則是我們社會的問題。從那位名導演到陳紅、陳凱歌,在道德判斷上沒有問題的名人在道德實踐上屢出問題,他們見利忘義的丑陋行為,不但成為社會在道德層面上的醒目傷疤,而且還潛移默化地弱化著大眾對高尚道德的認可和追求。因此,對胡錦濤提出的“八榮八恥”須首先身體力行的,恰恰是前面提到的那幾位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置于法律之上、民眾之上,以至于在干了壞事以后或者強詞奪理、或者自鳴得意的名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