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大鉻渣場十年處置之難
2011年10月12日
河南省義馬市一個存在十年的鉻渣場長期未能得到有效處置,引發村民對飲用水源的擔憂。記者調查了解到,由于處理工藝、配套資金等多方面問題,這座河南省最大的鉻渣堆存場成為當地政府及百姓的“心腹之患”。
河南最大鉻渣場引發村民飲水安全之憂
10日,記者雨中來到距離堆存場最近的千秋鄉梁溝村。一位姓侯的村民指著從水龍頭里接出來的水說:“這幾天這里的水都不敢喝了,里面有東西”。記者看到,水盆底部有明顯的黃色沉淀物。
在附近開辦養豬場的吳銀性介紹,這個鉻渣堆在這里有快十年了。“上面流下的水污染很厲害,周圍草木都枯死了,村里的井水喝起來也很澀。”
義馬市政府和環保局的相關負責人帶領記者到梁溝村西北山嶺上的鉻渣堆存處,該處共堆積鉻渣約25萬噸,是河南省最大的鉻渣堆存場。雨中大霧彌漫,能見度不足20米,只能看到泥濘小路上被車輪碾出寬大的凹痕,里面充滿黃色積水。鉻渣堆被高高的水泥墻圍了起來,環保局副局長齊占元介紹,圍墻邊長有100米左右,堆存場的頂部也進行了防雨水滲漏密封覆蓋。
今年9月22日,義馬市環保局到此進行抽樣,結果顯示該處地下水符合飲用標準。
但環保局的檢測結果不能打消村民心中的疑慮。吳銀性說,5年前村民們就不斷反映這個問題,但一直沒有得到回應。“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多年都沒處理,最起碼也要保證我們吃水安全啊。”
多重原因釀成“心腹之患”
義馬市政府提供的資料顯示,梁溝村附近堆放的鉻渣系原義馬振興化工廠生產紅礬納產生的廢渣,現存總量約25萬噸。由于當時沒有找到鉻渣安全處置的有效途徑和規范,經上級環保部門批準于2002年在該處建成了鉻渣專用堆存場,并對頂部進行防雨水滲漏密封覆蓋。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歷史堆存鉻渣的處理工作應于2010年底前完成。2004年,義馬市開工建設義馬環保電廠,這是全國唯一一座能對鉻渣進行高溫無害化處理的電廠,預計建成后滿負荷運行一年可處理鉻渣8萬噸。而后,項目因屬于小火電廠而于2005年叫停。
之后考慮到環保電廠在處理鉻渣方面的作用,項目又獲批重啟,國家撥付的4500萬元治理鉻渣資金也全用于此。2009年建成試產,當年處置鉻渣1萬噸。但隨之而來的電煤漲價潮打垮了電廠,2011年3月,電廠停產,鉻渣的處理工作再次被擱置。
義馬市副市長李發軍介紹,處理鉻渣場不僅技術難,處理成本也很高。“據估算,總投資最低也要在1.4億元左右。去年我市財政年收入6億多元,這筆錢對我們來說不是小數目。”
鉻渣屬于危險廢物,8月份發生在云南的“廢料鉻渣非法傾倒”事件更使人們認識到它的危害。然而一再爽約的環保電廠,占一年財政收入五分之一的治理費用,讓這個“心腹之患”成了難以治愈的“頑疾”。
政府表態:明年年底前處置完畢
針對暴露出來的問題,義馬市表示將做好鉻渣堆存場監管和無害化處置工作,采取多種措施確保2012年底前將境內堆存鉻渣全部處置完畢。
今年3月份義馬環保電廠停產后,為盡快重新啟動鉻渣處置工作,義馬市政府多方協調,最終促使義煤集團托管環保電廠,并已于9月17日開始按比例摻燒鉻渣。同時為加快處置進度,義馬市引進了兩家鉻渣濕法處置企業,將與環保電廠一起于2012年10月底前將鉻渣堆存場鉻渣全部處置完畢。另悉,義馬市財政在已預算3000萬元的基礎上,將再追加5000萬元投入鉻渣處置工作。
據了解,針對滲漏問題,義馬市將對鉻渣堆存場頂部裂縫采用EBS進行粘貼密封,對池壁滲漏點采取措施進行密封加固,從10日開始再開挖2個滲漏液回收池,確保所有滲漏液及時回收處理。同時相關部門會24小時不間斷監管鉻渣堆存場,對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跟蹤監測,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確保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