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中國近海開發亂象環生
2011-10-18

中國近海開發亂象環生

2011年10月18日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幾乎都是填海填出來的。”10月中旬的某天,出租車司機指著儀表盤上的數字對記者說,“從錦州港到龍棲灣大約有十幾公里”。
  
  錦州市區原本離海邊尚有30公里,但在迫切打造遼寧第二大沿海城市的“沿海突破戰略”之下,原本大部分是灘涂和海面的龍棲灣通過填海造陸迅速崛起為一個嶄新的工業、生活新區。其崛起速度之快,以至于在錦州地圖上尚找不到龍棲灣新區的確切位置。
  
  發生在錦州的故事,只是中國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海洋經濟”的一個縮影。2006年以來,在向海洋要發展空間的思想指導下,臨海省市紛紛制定各自沿海經濟區發展規劃,“藍色經濟”口號響徹大海之濱。中央亦順勢在今年出臺的“十二五”規劃中提出陸海統籌戰略。
  
  對于擁有18000公里大陸海岸線、14000公里海島岸線、“藍色國土”面積達30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而言,海洋開發的戰略意義自不待言:向海而興,背海而亡!
  
  而在中國目前的海洋開發中,遠海開發不足,純粹的海洋經濟只有20%~30%,70%~80%是沿海經濟。從這個意義上講,近海開發事關海洋開發成敗。
  
  隨著年初以來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為代表的一批海洋經濟主題功能區規劃獲得中央批準,新一輪海洋開發大潮正蓄勢待發。但就其規劃觀之,依舊是戴著海洋經濟帽子的陸地發展思維,眼睛盯著的依舊是沿海陸地和灘涂。而中國的近海經過改革開放30年來的無序開發,早已不堪重負:重化工產業遍布1.8萬公里的海岸線,致使灘涂海灣被大規模圍填造陸,海岸快速水泥化、人工化,漁業資源幾近枯竭,傳統漁場風光不再,海洋納污自凈能力、抵抗自然災害能力下降,堪稱近海“淪陷”。
  
  海洋業內人士警告稱,若國家再不拿出統一的海洋戰略規劃、再不控制地方發展的瘋狂,則中國此輪海洋開發只會是糟蹋完陸地之后繼續糟蹋海洋。
  
  1. “沒有海洋,中國就沒有出路”
  
  在中國史籍中,提到海洋,大多總會敘其“魚鹽之利,舟楫之便”?,F代海洋經濟則是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興起。
  
  196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提出“向海洋進軍”。次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向國會提出“美國必須開發海洋”,要“開辟一個支持海洋學的新紀元”。1967年法國政府成立海洋部,統管全國的海洋事務。1980年代,美國人預言:“21世紀將是海洋開發的世紀”。這個預言已成為當今國際經濟發展的主要態勢,尤其在人類社會面臨地球表面“資源日趨枯竭、環境日益惡化和人口不斷增加”三大威脅的今天,各沿海國都把發展海洋經濟作為戰略重點。
  
  “未來世界的發展,海陸空三方,主要在海上,不管是資源的占有,還是國力的強盛,基本都在海上。”中國科學院地理所研究員、資深海洋問題專家李寶田認為,對中國而言,海洋意味著未來有沒有前途,關系到能不能利用世界資源,能不能形成世界大國的核心問題,“沒有海洋,中國就沒有出路”。
  
  根據國家海洋局公布的數據,2010年,中國海洋生產總值達到38439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7%。但這38439億元的海洋生產總值中,只有40%是統計自海洋產業增加值,60%為相關產業——通過模型推算出來的,實際上海洋經濟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實際貢獻在5%左右。
  
  更進一步看,中國海洋產業的類型與規模、海洋產品種類、海洋服務等均遠不及海洋開發先進國家——我國的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率不足20%,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只有30%左右,而一些發達國家已達70%—80%。
  
  “中國海洋新資源、新空間、新的開發利用方式等創新空間很大,深遠海的開發幾乎空白。”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經濟與科技室主任劉容子告訴記者。
  
  去年冬季以來,中國海洋開發驟然加速,發展海洋經濟成為國家戰略。國務院更是在今年連續批復山、浙江舟山和廣東3個海洋經濟主題功能區。一輪海洋開發大潮正張弓待發。
  
  然而如果在揚帆前回望一眼海岸,現實卻是那么的怵目驚心:海洋經濟未及揚帆啟程,近海已經淪陷。
  
  2. 大陸海岸線人工化過半
  
  在海洋學者圈內,2010年4月2日,原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前舟山市委書記張家盟的落馬,至今仍被津津樂道。因為這有這些海洋人的功勞。
  
  2009年,在浙江舟山參加一個海洋會議的海洋業內人士發現,舟山在未經批準的情況下,大肆炸島填海,違規上馬化工廠、造船廠,不僅污染嚴重,還使原本群山環抱中的隱蔽軍事設施暴露報廢。“在向中央舉報之后,最終把原來的舟山市委書記送進了監獄——當然他還有其他腐敗情節。”參加過那次會議的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高恒向記者談起此事時難掩興奮。
  
  一般而言,海洋經濟總體包括兩個方面:主要海洋產業和相關經濟活動。主要海洋產業現在有12個,包括海洋漁業、海洋運輸業、濱海旅游業以及新興的海洋能利用、深海采礦等產業;相關的經濟活動有20個,包括海洋調查、海洋環境保護、海洋預警預報等。
  
  但中國沿海地區目前的發展,大多與舟山一樣,更多的并不是海洋經濟,而是近海灘涂、陸地的開發。港口、航運、圍墾、旅游、采礦、石油、房地產等等,各行各業都想在此一展身手。“捷足先登者、勢強力大者先得利,想占多少就占多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開發無序、無度、無償。”一位老海洋專家這樣嘆息道。
  
  在對近岸的爭奪中,港口、冶金、煉化、造船等重化工業項目的表現尤其搶眼。“從2003年開始,重化工業布局在沿海地區已經成普遍趨勢,各地重化工業比重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0%左右。”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耀告訴記者。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的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則進一步加劇了石化和鋼鐵產業向沿海集中的步伐。
  
  如今,從大西南出海口北部灣開始,一直到北端的渤海灣,1.8萬公里海岸線上,“大碼頭、大化工、大鋼鐵、大電能”到處點火。在廣東省,惠州——廣州——珠海——茂名——湛江一線以臨港開發區為載體的沿海石化產業帶正在形成;在長三角,工業園建設重點已轉向重化工園區建設,從南京到上海的長江沿岸擺放了8個大型的臨港化工區,杭州灣也正向石化工業區的目標大步邁進;在北方的環渤海地區,倚仗老工業基地的優勢,天津等地的臨港工業發展得更是高歌猛進;在東北,大連則全面提升石化、造船、重型機械等支柱產業,準備構建以大連為中心的遼寧臨港工業帶。
  
  僅天津濱海新區一地,不僅云集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內三大巨頭,更有殼牌、俄羅斯石油公司、美國通用、韓國SK、三菱化學等十幾家世界500強石油巨頭在此跑馬圈地,千萬噸級大煉油和百萬噸乙烯項目已有4套。
  
  這兩年頻頻發生安全事故的大連大孤山半島,石化類企業則多達38家以上,形成了從“油頭到化尾”的漫長石化產業鏈。
  
  據不完全估算,環渤海一帶僅石油化工產業總投資額已超過1萬億元,總煉化能力超過1億噸。
  
  僅重化工行業就如此密集,整個沿海產業布局之密集也就可想而知了。“總體感覺是沿海產業布局太密集了,開發過度。”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資深海洋問題專家李寶田說。
  
  饒是如此,這一趨勢還在進一步加大: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江蘇沿海經濟區、遼寧沿海經濟區規劃中可以看到,70%~80%是沿海經濟,附帶20%~30%才是真正的海洋經濟。
  
  根據2011年《中國海洋發展報告》的披露,沿海港口發展和臨港工業基本都是靠圍填海形成,“在地方短期利益驅動下,正在形成對岸線盲目搶占、低值利用的局面”。“目前中國1.8萬公里海岸線中有接近1萬公里已經人工化了,人工化海岸超過了一半。”劉榮子告訴記者。而20年前,這個數字還不到10%。
  
  即便真正的海洋經濟,中國目前也只是“在海邊折騰”。2010年,中國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15531億元,其中同比增長最快的是海洋油氣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302億元,比上年增長53.9%,海洋石油天然氣產量首次超過5000萬噸。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