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難度但沒放棄
5月20日,《財經時報》報道了國家環保總局的態度,該局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王金南明確表示,中國并沒有放棄“綠色GDP”計劃,上述報道是不實的。
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也明確表示:中國政府沒有放棄“綠色GDP”計劃。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就全部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損失代價計算出完整的“綠色GDP”。開展環境經濟核算的確有難度,主要難點在于環境資源和服務功能的價值量轉化方面。從一些國內“綠色GDP”項目試點省市調查了解到,“綠色GDP”核算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困難很大。比如環境污染的價值量核算在模式上還沒有統一,尤其像水污染損失、固體廢物污染損失以及環境污染事故等經濟損失的數據取得上,還有相當大的難度。
盡管困難重重,但中國并沒有放棄“綠色GDP”,并在在相關領域逐步推進。
中國政府已將《建立中國綠色國民核算體系研究》課題,交給了環保總局下屬的環境規劃院,此項目已于去年6月啟動。
試點工作在10省市進行
按原計劃,歷時兩年的“全國試點省市綠色國民經濟核算和環境污染經濟損失評估調查”項目,將于今年7月收尾。該項目由環保總局環境規劃院《建立中國綠色國民核算體系研究》課題組擔任。
該課題組在一份2006年的工作計劃中披露,10個試點省市為: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安徽、浙江、廣東、海南、重慶和四川。據了解,10個試點省市的評估調查工作已經進入最后階段。根據最新計劃,今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該項目將進入試核算報告審核階段。國家工作技術組將聘請有關專家,對國家層次以及10個試點省市經環境污染調整的“綠色GDP試核算報告”進行評審。
導入“綠色會計”指標
在環保總局積極開展研究工作的同時,國家統計局也緊鑼密鼓地進行相關研究工作,即導入新的指標――“綠色會計”。該體系使用流程圖來追蹤資源的運用情況,據說,這項工作已經得到了來自聯合國的支持。
專家解釋,綠色會計是指以環境資源和社會環境資源的耗費為中心而展開的會計,也是指以價值形式對環境及其變化進行確認、計量、分析,以便為決策者提供環境效益信息的一種會計理論和方法。
據了解,綠色GDP試點工作由國家統計局和環保總局共同負責,環保總局負責環境污染損失的調查,國家統計局負責制定核算體系的整體框架。
(張 平 翟 邊)
綠色GDP(鏈 接)
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的宏觀經濟總量,要看這個國家的GDP(國內生產總值)。GDP主要有兩種統計方法,一種是收入法,它是全部要素所有者收入(如工資、利潤、利息等)的匯總數;另外一種是支出法,它是全部要素所有者支出(如消費品、投資品、凈出口等)的匯總數。收支兩個數,是相等的。GDP能較準確地說明一個國家的經濟產出總量,較準確地表達出一個國家國民收入的水平。
但是,我們從GDP中只能看出經濟產出總量或經濟總收入的情況,卻看不出這背后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經濟發展中的生態成本有多大呢?
將環境要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發展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便是綠色GDP。綠色GDP是指綠色國內生產總值,它是對GDP指標的一種調整,是扣除經濟活動中投入的環境成本后的國內生產總值。國內外許多專家多年來致力于此項研究,雖取得了重大進展,卻也存在著不少爭論。目前,有些國家已開始試行綠色GDP,但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套公認的綠色GDP核算模式,也沒有一個國家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綠色GDP結果。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說:“從衡量經濟增長的GDP,到衡量資源環境的綠色GDP,最后到衡量社會發展的各項指標,是一個充滿著挑戰與希望的事業,讓我們一步一步地來,在實踐中逐步補充完善。”
人民網-《人民日報-華南新聞》
《華南新聞》 (2006-05-24 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