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捕鯨船在南極海域捕鯨。
東京超市里的鯨肉。資料圖片 四艘捕鯨船不顧國際反對再次出航;“研究”完畢后做成魚肉銷售 無視國際環保組織強烈反對,日本鯨類研究所四艘捕鯨船23日從該國多個城市港口相繼出港。此次“科學調查”計劃最多捕捉260頭鯨做“研究”,此后加工成魚肉出售。 捕鯨地點為南極太平洋 據悉,此次捕鯨的航行目的地為南極海域和西北太平洋,捕鯨上限為260頭,預計9月份歸港。 日本捕鯨船此次出航,距離6月16日在西印度群島召開的國際捕鯨協會(IWC)年會不到一個月時間。 英國《獨立報》上月17日撰文嚴厲指責日本試圖使“商業捕鯨合法化”。該報說,本次年會上,以日本為首的支持捕鯨國家將會首次超過反對國。 日用金錢換取捕鯨支持國 強烈反對捕鯨行為的澳大利亞也指責,日本通過長年對一些小國的經濟援助,換取了他們對日本捕鯨行為的支持。有這些小國支持墊底,日本預計會在本次捕鯨年會上為“商業捕鯨合法化”做出新一輪沖刺。 綠色和平組織認為,在日本捕鯨行業年復一年的捕鯨行為之下,鯨種族面臨危機。 但是日本堅持稱鯨總數目前在上升,而且捕鯨是日本的國家傳統,鯨肉是日本主要飲食材料。 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下,日本一度于1987-1988年間中止過捕鯨行為,并接受了一個國際禁捕條約。但是很快日本找到了該條約的漏洞,那就是該條約允許有限的“以研究為目的”捕殺鯨魚。 日本政府辯解稱,捕鯨是為了建立有關鯨類數目和習性的可靠資料,但是批評者指出,達到這一目的完全沒有必要殺死鯨。 日媒捅破“科學捕鯨”窗戶紙 對于23日開始的捕鯨計劃,日本鯨類研究所稱,捕鯨為了調查鯨胃容量以及測量鯨體內儲蓄的化學污染物。 但是,共同社23日一篇報道則捅破了此次所謂“科學捕鯨”的窗戶紙,報道稱,在完成“科學捕鯨”后,該研究所將向國際捕鯨委員會上報研究資料,然后將完成研究的鯨送到加工廠加工成魚肉出售,為明年繼續“科學捕鯨”籌措經費。報道說,此次捕獲的鯨肉將于今年11月左右上市。(曾嘉佳) 相關新聞 鯨類研究所成立賣肉公司 日本鯨類研究所本月9日透露,為了擴大鯨魚肉的銷售渠道,研究所將成立新公司負責銷售鯨肉。 該公司取名為“食鯨實驗室”,由民間出資成立,并由日本鯨類研究所的委托,銷售“調查捕鯨的副產物”———鯨肉。 該公司計劃6月下旬開始營業。 自從日本停止商業捕鯨之后,日本國內的鯨肉流通途徑逐漸縮小,新公司計劃面對醫院販賣“高蛋白、低卡路里”的鯨肉。 同時也計劃通過網絡銷售。銷售目標定為每年1000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