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藍藻入侵昆明“最好天然泳池”
2011-11-07

  藍藻入侵昆明“最好天然泳池”

  2011年11月07日     來源:云南網 作者:曹紅蕾

  藍藻像一片綠油漆浮在昭宗水庫水面,像個發酵過度的巨大泡菜缸
  
  誰把藍藻帶進了昭宗水庫?是水葫蘆,溝壑堵塞,還是過度開發?
  
  “森林湖”昭宗水庫,這個昆明西郊的小型水庫無疑是城市最好的“天然泳池”,清澈的潭水引得諸多喜歡野泳的昆明人前往。可是,藍藻、藍藻,在污染了滇池之后,它又出現在昭宗水庫里。
  
  水淺了,水臟了,游泳的人少了。有人說,是因為種了水葫蘆污染了水質,有人說,是因為城市化加速、周圍田地被樓盤取代從而堵塞了進湖溝渠,還有人說因為不當開發游人污染……
  
  究竟是誰把藍藻帶進了昭宗水庫?
  
  藍藻爆發
  
  現狀:水臟了,水淺了,游泳的人少了
  
  “再沒水進來,明年就成臭水潭了,昆明又一個清水潭將消失。”昨日,在位于黑林鋪昭宗大村附近的昭宗水庫旁,一位釣魚的老人望湖興嘆。他指著湖邊成片的藍藻說,水庫里以前從沒有發現過這種東西,現在是幾十年來湖水最“臟”的時候。
  
  記者看到,湖水渾濁,透著一種不自然的“綠”。在水庫一邊,藍藻像一片綠色油漆浮在水面上,混雜著死去的水草、水葫蘆殘渣、煙頭、塑料袋、拖鞋等,冒著白色泡沫,發出陣陣腥臭味。藍藻聚集處,像是一個發酵過度的巨大的泡菜缸。
  
  在水庫另一邊,有兩三位中老年人在釣魚,湖中心還有兩三個人在冬泳。水庫邊上,散步的、遛狗的、搭起帳篷野餐的,游人若干。釣魚的杜先生說,現在水“不好了”,游泳的人不多了。以前水特別清,兩三米深的潭底看得清清楚楚,有水草、有魚兒。現在,來了藍藻,一到下午,風把藍藻都吹到了湖邊,凝結成一塊一塊的,看著令人作嘔。
  
  帶著兒子來游泳的湯先生告訴記者,他來這個水庫游泳20多年了,從沒見水這么臟過。但是因為父子倆野泳慣了,而昆明其他水潭要么比這更“臟”,要么禁游了,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所以還是來到了這里。不過現在游泳的人明顯減少了,他說,“去年的這個時候,周末起碼有四五十個人游泳。”今年來,水質有所下降,而近幾個月,水越來越臟,“過段時間可能我也只能帶著兒子去游泳池了。”他無奈地說。
  
  “不但水臟了,還少了。”在湖邊租游泳圈的梁女士指著離湖近10米的一排樹說,以前水位能到那兒,如今水位下降很多。一位姓景的老人還告訴記者,上個月有人從里面游起來泳褲上都沾著藍藻,還有人游后感覺皮膚發癢。
  
  擔憂:“水庫毀了,眠山生態圈將受破壞”
  
  在很多昆明人看來,昭宗水庫是一種情結。據老人們說,此處以前只是一個水塘,多年前由附近村民加了堤壩,成了水庫。它坐落于眠山的萬畝森林里,水庫清澈、無污染、水質清涼,雖然面積只有幾千平方米,但是很多昆明人對這兒情有獨鐘。近年來由于滇池污染嚴重,而金殿水庫等幾個水潭禁止游泳,昭宗水庫更是熱鬧起來,可算是昆明現存的最好的天然泳池。
  
  景姓老人說,有位老人最喜歡爬上湖里的一根水泥桿,“金雞獨立”十多分鐘,然后“咚”的一聲跳下水。有時邊“獨立”邊唱歌,成為湖邊一景。給大家帶來不少快樂。現在因為水位嚴重下降,以前只露出水面一兩米高的水泥桿,現在露出三四米,老人也不敢爬上去跳水了。漸漸地老人也就不來了。
  
  昨日受訪的多位市民、村民,不無感慨地說:“可惜了。”對于藍藻的爆發,他們都痛心疾首而又無可奈何。除了失去游泳、休閑的場所外,大家更多地擔心生態環境。“近年來,水庫周邊的植被也沒有以前那么好了。”一位姓李的老人說。其實,昭宗水庫還有一個稱呼叫“殺人水庫”,它因湖底地勢陡峭、深淺不一,而曾讓多名游泳者喪命。也正因此,水庫周圍掛著多個“禁止游泳”的牌子。
  
  兩三年前,昭宗社區居委會為了避免溺水事件的發生,曾想到把水庫的水全部放干,卻遭到了市民和村民的強烈反對。市民們認為,溺水事件是可以通過引導和規范的,而若把水庫毀了,周圍的生態會受到破壞。水庫存在幾十年,已經和周圍的植被、山體等融為一體,成為一個生態圈,現在眠山植被已受到破壞,生態本就脆弱,再把水庫毀了,后果不敢設想。最后居委會只得作罷。
  
  “元兇”何在
  
  水葫蘆帶來藍藻?
  
  “很多人覺得就是水葫蘆惹的禍。”對于藍藻爆發的原因,一位姓李的老人這樣解釋。他說,今年年初水庫水質有些變化,但還挺清,到五六月份的時候,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在這里種了大量的水葫蘆,說是種水葫蘆凈化環境,那水葫蘆不見長,很多倒死在水里,水就開始變渾濁了。大概四五月前,經常來這里玩的市民擔心,照這樣下去,水庫水質會受到影響,所以自發組織了幾次打撈水葫蘆的行動。至上個月,水葫蘆已經基本打撈上來。梁女士則說,這些水葫蘆是從滇池邊移過來的,把滇池的藍藻也帶來了。
  
  日前網友馬鍋頭在自己的博客中發了一系列的照片,對比種水葫蘆前后,昭宗水庫水質的變化。水葫蘆影響了昭宗水庫的水質這一說法,得到了不少市民的認可。
  
  而關于水葫蘆是魔鬼還是天使之爭,早在年初滇池種植時就上演。許多專家認為,水葫蘆本就是對滇池造成水體污染的罪魁之一。然而在2011年夏天,昆明在滇池水域種養了26平方公里的水葫蘆,以此作為治理滇池水體污染的措施之一。這讓不少昆明人發出質疑之聲。
  
  水葫蘆在昭宗水庫的種植情況如何?記者到昭宗社區居委會進一步了解情況,但因為周末,居委會無人辦公。不過該居委會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證實了李姓老人的說法,水葫蘆已經被市民自發打撈完了。他們表示,種水葫蘆是上級領導的統一安排,現在已經被打撈完了。至于水葫蘆是否會影響水質,他們不便于做評判。
  
  田地被征溝壑堵塞?
  
  梁女士是附近的村民,在湖邊租游泳圈和救生衣兩三年了。對于藍藻爆發的原因,她也有自己的見解。她說,昭宗水庫自己不會出水,全靠山上的雨水通過溝渠匯集而成。偶爾也有幾里外的三家村水庫也會放水過來。但是這兩年,水庫旁的眠山山坡上,村民的田地大部分被征了,有的已經有樓盤蓋起來,有的在建,有的準備建,很多溝渠就被堵塞了,山上的雨水過不來不來,三家村水庫的水也過不來。而村民不再種田地了,也不會再去管以前賴以生存的引水溝渠。久而久之,水庫里的水便越來越少。
  
  據《昭宗志》記載,昭宗村是一個存在千年的彝族聚居村,而2008年開始,進行著建村以來最大的改變。昆明市啟動針對市區內300多個城中村的改造,昭宗村位列其中。在急速涌至的城市化浪潮下,浮躁和加速度取代了原本的寧靜,一座座百年祖宅倒下,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摩肩接踵、粗糙凌亂的樓房。森林湖,林雨堂……一個個以昭宗水庫為靈感而創造出動聽名字的高檔小區建起來,但真正的昭宗水庫卻在衰落。
  
  2008年初,本報進行城中村專題調查時,就曾采訪過這個村莊,面臨即將而來的城市化,很多村民告訴記者,希望保住三樣寶貝,村里的千年古寺龍華寺、眠山上的植被以及昭宗水庫的清水。如今4年過去了,寺還在,山還在,村莊的模樣卻改變了,水庫和植被岌岌可危。
  
  “我們也很擔心,這個水庫有一天要干了,我們這里就徹底沒有一點靈氣了。”昨日,在湖邊賣燒烤的李師傅嘆息。
  
  不當開發污染嚴重?
  
  今年73歲的李爺爺住在黑林鋪,他10多年堅持來昭宗水庫游泳。而每次回家時,總會拿個塑料袋把水庫里面或外面的垃圾撿了,拿出去扔在垃圾桶里。這些年來,他發現自己要撿的垃圾越來越多,到后面根本撿不完。昨日,他嘆息著說,來這里的人越來越多了,沒素質的也越來越多了。
  
  記者看到,昭宗水庫旁儼然已經是一個景區,很多游人慕名而來,有的在草地上野餐,有的打牌。圍著水庫開起的燒烤店就有四家,據說以前更多。“經常來玩的都愛惜這里,注重保護環境。”市民湯先生說,有些人會來遛狗,把狗放進去游泳,有的會進去洗摩托車,經常來玩的人就會過去跟他們理論,有時還會發生爭執。
  
  杜先生說,藍藻爆發是多方面的原因。很多游泳的人怕水草絆到發生危險,會把水草拔掉。但是水草又是有凈化功能的,拔掉它們會影響水庫的自凈。李先生說,政府想把這里開發出來,吸引更多的人來這里居住或者消費,但同時,這里的景區管理又沒有正規化、科學化,連垃圾桶都沒有一個。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