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中國20年碳減排遠超發達國家
2011-11-16

  中國20年碳減排遠超發達國家

  2011年11月16日     來源:新華網 作者:牛琪 顧瑞珍

  中國15日發布的《第二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1990-2009年,中國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5%,遠超發達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仍存嚴峻挑戰。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告訴記者:“中國所獲得成績的特殊價值和意義,在于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走了比西方發達國家更加低碳的道路;同時,中國的低碳實踐對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也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由科學技術部、中國氣象局、中國科學院聯合牽頭組織,國內其他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報告》對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行動與成效等進行系統評估后指出,“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中國的單位GDP能耗和主要高耗能產品的綜合能耗持續下降。到2009年年底,中國的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了15.6%。
  
  早在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政府曾向世界作出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十二五”規劃明確要求,單位GDP能耗到2015年要比2010年降低16%,單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比2010年降低17%。
  
  《報告》指出,中國近年來的循環經濟實踐為提高資源、能源應用效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做出了積極貢獻。到2008年,中國的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4.9%,近四分之一的鋼產量來源于廢鋼,20%的水泥原料來自于固體廢物,三分之一的紙漿原料來自再生資源。
  
  中國還加大了農村清潔能源供給以及控制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的力度。截至2008年年底,中國年產沼氣量達到120億立方米,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900萬噸。
  
  《報告》同時指出,中國通過大力開展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封山育林等,有效地促進了森林資源的恢復和增長,增強了森林碳匯能力。據估算,1980-2005年中國造林活動累計凈吸收約30.6億噸二氧化碳。
  
  截至2011年5月13日,中國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EB)注冊的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共1380個,占全球44.63%;預期年減排量約3億噸,占全球63.87%;共簽發了約3.49億噸,占全球的56.75%。
  
  “盡管中國有很多成功經驗值得稱道,但也面臨著嚴峻挑戰。”潘家華提醒說,中國城市化速度與規模的史無前例、能源結構和資源稟賦的特質,以及工業化進程仍處于能源排放需求高階段等問題,使中國實現低碳轉型難以一步到位。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生態環境脆弱,能源結構以煤為主,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嚴峻挑戰。“十二五”(2011-2015年)時期,中國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上升與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的矛盾也將更加突出。
  
  《報告》說,未來中國海平面可能將繼續上升,到2030年,全海域海平面上升將達到80-130毫米;21世紀末,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降雪日數也將可能減少;農業、水資源、陸地生態系統及人體健康等,也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對中國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途徑,《報告》則總結為:強化節能;發展核能、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結構,降低單位能源消費的碳排放量;控制工業生產過程溫室氣體排放;減少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并通過植樹造林、減少毀林、森林管理、封山育林等增加森林碳匯。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和目標不會變,也不可能變。”聯合國氣候變化德班會議開幕在即,潘家華強調,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做的努力,同樣為了自身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中國將加速氣候變化談判進程,以積極姿態與其他國家共同推進,即使遇到阻礙,也會在國內采取積極行動。”他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