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瑪依流浪狗成災頻傷人
2011年11月21日
新華網烏魯木齊11月21日專電題:“野狗”成災頻傷人 有獎捕殺惹爭議
在以盛產石油聞名的新疆克拉瑪依,近日因行政執法部門有獎捕殺泛濫的流浪狗和野狗而備受關注。為了消除群眾頻頻投訴的“狗患”,11月3日,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出臺了一項措施:市民配合行政執法人員每打死一只狗獎勵200元現金,然而,這個獎勵機制在當地引起了眾多爭議。
“狗患”為何興于白堿灘?
一條蜿蜒崎嶇的土路上,兩只大狗悠然自得地在路中間漫步。一輛小車從它們身邊駛過,車輪卷起的塵土揚在它們身上。頃刻間,兩只狗張大嘴,呲起利齒,咆哮著狂追小車。
這是11月8日下午,記者在新疆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創業社區養殖基地看到的一幕。自今年開春以來,白堿灘區居民以及養殖戶飼養的牲畜常常面臨被野狗襲擊的危險,而白堿灘區政府相關部門也為此傷透了腦筋。
白堿灘區三平路街道辦事處創業社區工作人員龍梅林說:“白堿灘有一個養殖基地,養殖戶每家都有幾條狗,基本是放養。這些狗根本不怕人,我們每次下社區手里要提根棍子,就怕被狗咬。”
養殖區里,成堆的垃圾散布在各個角落。在一個垃圾堆上,一只大黑狗正把腦袋伸進一個破筐子里吃著什么,而其他幾只狗則或臥或躺,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龍梅林說,這里一到夏天,臭氣熏天,養殖戶扔的死豬、死雞都成了野狗的食物。
在一家養殖戶門前,記者所乘的車剛一停下,就有六七只體形較大的野狗圍到了車前。龍梅林剛準備下車,又立刻縮回腿關上了車門。原來,不遠處3只大狗正氣勢洶洶地朝車撲來。
在這里已經居住了近10年的養殖戶徐曾貴家里養了400頭豬,他的家里有3只狗。他向記者解釋,養狗是為了防止有人偷豬。他說,這里的養殖戶家家都有狗,狗繁殖多了,就顧不過來了,除了留幾只狗經常喂養外,其他的就讓它們“自謀生路”了。
隨著狗的數量不斷增多,養殖戶逐漸對一些狗放任不管,狗到處亂跑,無序繁殖,數量呈幾何級倍增。
龍梅林說,也有些養殖戶專門養狗賣錢,而他們養的狗,也是采取放養,這就加劇了野狗成群的現象。
野狗頻傷人 快速繁殖難消除
“你所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野狗的數量遠遠不止這些。”白堿灘區行政執法局執法大隊一位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這里的野狗少說也有幾百只。有的野狗跑到了城區,傷人的事件從今年開春就頻頻發生。
行政執法部門向記者出示的一份《白堿灘區行政執法大隊捕捉犬只登記表》,記者看到了幾起比較典型的野狗傷人、傷畜事件:
5月18日,三坪鎮長慶養殖場的一名牧民在放牧時,羊群突然遭到十幾只野狗的圍攻,21只羊被當場咬死。
6月21日早晨,家住白堿灘新農場的14歲小學生陳霞在上學途中被4只野狗圍攻咬傷,身上有160多處咬痕,后脖頸處一條咬痕深達頸骨,險些喪命,陳霞家現已從當地搬遷。
9月27日,家住白堿灘三坪鎮長慶養豬場的小學生王清明在上學途中被狗咬傷右小腿,整條褲腿被撕爛。
記者從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行政執法大隊了解到,針對白堿灘區城鄉接合部無證犬、流浪犬日益增多,為避免犬只傷人傷畜事件的發生,克拉瑪依白堿灘區城市管理委員會于今年8月1日發出了《關于清理白堿灘區城鄉接合部無證犬、流浪犬的通知》和《關于開展犬類管理專項治理工作的公告》。
記者從白堿灘區行政執法局了解到,當地執法局自開展清除轄區內遺棄犬、流浪犬行動以來,截至目前共清理各類犬200余只,確實緩解了當地的“狗患”,然而工作開展過程中也面臨很多的困境:
狗的繁殖力太強,一只狗一次就有可能繁殖七八只小狗,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說,不難想象,隨著野狗的無序繁殖,數量還會增多,要想在短期內把野狗捕殺完,是一項繁重的任務。僅靠人力用索套圍捕野狗,效率根本趕不上狗的繁殖速度。從去年8月至今,先后有3名隊員在抓狗時被狗咬傷。因為人員有限,捕狗設備也僅限于網子和木棍,所以只能向社會征集有經驗的人參與。
目前,白堿灘區行政執法局正在積極向上級部門協調,爭取為捕狗隊員配備諸如麻醉槍、防護手套等較為先進的捕狗裝備,盡量避免捕狗時給隊員帶來傷害。
有獎捕殺惹爭議
為了高效率地捕殺野狗和流浪狗,11月3日,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出臺了一項激勵措施:舉報、抓捕、擊斃、登記、拍照、焚燒野狗和流浪狗后,將視狗的大小給予50元至200元獎勵。
同時,執法大隊還與多位市民簽訂了協助“捕犬”協議,對協助捕犬人員作出4條規定:在捕殺野狗過程中,不得使用藥物毒殺犬只;不能自制殺傷性武器捕殺犬只;在捕犬過程中,被犬只咬傷,行政執法局負責注射狂犬疫苗;協助捕犬人員捕犬時,需有兩名行政執法人員現場監督,不允許單獨行動。
克拉瑪依市白堿灘區執法大隊負責人說,經媒體多次報道野狗傷人后,執法局制定了這項獎勵措施,上報區政府,并得到同意。
啟動獎勵機制后,執法人員已在市民的幫助下捕殺了各類犬類30余條,這位負責人說:“當登記、拍照、焚燒或掩埋等所有捕殺程序完成后,執法局會向區里申報這筆獎金。”
然而,此項措施一經出臺,立刻引起社會反響。部分網友質疑“有獎殺狗”機制。網民“深圳-luyi”說:“太殘忍了,政府有錢獎勵殺狗,就可以商量著用這些錢拯救收容這些小動物哇。”
網民“漫天云”說,白堿灘區應該借鑒克拉瑪依市中心城區的經驗,建立流浪動物收容站。
記者在白堿灘區走訪調查發現,多數市民認為白堿灘區出臺市民協助捕殺野狗獎勵機制,是為了市民安全,是件好事,并希望在克拉瑪依全市展開治理狗患行動;也有少數市民認為,現實操作中難以界定野狗和家狗,獎勵機制說不定會造成對狗的濫殺;克拉瑪依市小動物保護協會則認為應當對野狗進行絕育手術,避免無序繁殖,捕殺并不能從根本上控制狗的數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