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超六成網友表示非常關注PM2.5
2011-11-22

  超六成網友表示非常關注PM2.5

  2011年11月22日    來源:公益時報  作者:張雪弢

  截止11月20日10點

  今年入秋以來,北京等城市接連出現灰霾天氣。而美國使館和北京市環保局關于監測數據誰更準確的辯論更是讓“PM2.5”這個專有名詞迅速“走紅”。
  
  11月16日,中國環境保護部相關負責人通報,《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于16日起開始向全社會第二次公開征求意見。二次征求意見稿的最大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并收緊了PM10、氮氧化物等標準限值。
  
  PM2.5指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是造成灰霾天氣的“元兇”之一。其能負載大量有害物質穿過鼻腔中的鼻纖毛,直接進入肺部,甚至滲進血液,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隨著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機動車保有量急劇增加,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區域灰霾現象頻繁發生,PM2.5污染問題日益凸顯。現行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已不能完全適應空氣質量管理要求。
  
  據悉,這是中國首次制定PM2.5的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上述負責人指出,把PM2.5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每立方米0.035毫克和每立方米0.075毫克,與世界衛生組織過渡期第1階段目標值相同。這既符合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也能更好地表征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緩解公眾自我感觀與監測結果不一致的現象。
  
  事實上,不論標準如何改變,公眾更關注的是空氣質量能否變好,而我們怎樣才能為“藍天”奉獻一份力量呢?《公益時報》與搜狐公益聯手推出“益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六成的網友都非常關注PM2.5.
  
  調查結果:
  
  根據《公益時報》與搜狐公益聯手推出的“益調查”結果顯示,62.09%的網友都非常關注PM2.5,表示不關注的網友不足一成。可見,這造成灰霾天氣的“元兇”之一已然被大家高度重視。
  
  在調查中,95.31%的網友認為自我感觀與環保部門監測結果并不一致,明明覺得空氣很不好,監測結果卻說合格;認為一般情況下自我感官與監測結果差不多的網友僅占3.36%.
  
  而此次環保部負責人指出,把PM2.5年和24小時平均濃度限值分別定為每立方米0.035毫克和每立方米0.075毫克,與世界衛生組織過渡期第1階段目標值相同,能更好地表征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緩解公眾自我感觀與監測結果不一致的現象,希望真的能夠有所緩解。
  
  在“你認為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的調查中,近六成網友選擇了“工業污染嚴重,地方政府為經濟效益放縱企業。”23.83%的網友認為是,汽車數量迅猛增長,尾氣排放超標。僅有2.69%的網友選擇“大眾不關注環保,不嚴格自我要求。”事實上,這一點也正是我們需要好好反思的地方,我們是否真的在環保的道路上嚴格要求了自己?
  
  那么,公眾更愿意怎樣為“藍天”做貢獻?28.53%的網友選擇不開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9.54%表示要保護綠色植被,參與植樹等環保活動。8.73%的網友認為要了解灰霾天氣的知識,自我保護并向大眾宣傳。22.49%的網友選擇監督環保部門對空氣質量的監測與治理。
  
  當然,我們能夠看到很多人正在為環保做出自己的努力,全球氣候英雄、好利來總裁羅紅發起的“中國兒童環保教育計劃”已經成功舉辦四屆,吸引了 940萬兒童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列,差不多每平方公里的中國土地上就有一個小朋友參加。
  
  的確,環保需要靠每個人的努力,我們關注PM2.5,我們更需要為藍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