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沙漠水庫淤積嚴重
2011-11-24
甘肅民勤縣境內的紅崖山水庫在夕陽西下時,呈現出由大漠、藍天、碧波、彩霞相互映襯的美景。然而,上游來水沖下的泥沙和北面的風沙口致使該水庫近三成庫容被淤泥堆積。
此時正值冬季,是清淤的最佳時節。晚間時,在波光粼粼的水庫岸旁,數名工人收拾工具準備回家。
作為亞洲最大的沙漠水庫,始建于1958年的紅崖山水庫是極度缺水的民勤縣唯一的地表水調蓄工程,除承擔著對石羊河蔡旗斷面來水調蓄任務外,其灌區配水面積占當地總配水面積的九成以上,雖然設計總庫容為9930萬立方米,但目前水庫淤積量達3279萬立方米。
據民勤縣水文局統計,截至22日零時,甘肅民勤蔡旗斷面今年過水量達2.7621億立方米,這對極度缺水的民勤而言無疑是個福音,但隨著來水量大幅增加,由于中上游調水時段基本為汛期,這與民勤盆地需水過程不協調,致使紅崖山水庫汛期調度十分困難,水庫調蓄能力嚴重不足。
為解決這一問題,甘肅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去年編制完成了《紅崖山水庫淤積治理可行性研究報告》,計劃通過清除水庫淤積增加有效庫容1129萬方立方米。
通過水庫興利和防洪調節計算,當中上游來水量達到2.9億方時,紅崖山水庫需要恢復有效庫容3335萬方,除通過水庫清淤增加1129萬方庫容外,還需通過大壩加高增加2206萬方庫容。項目實施后,水庫總庫容將增加至約1.2億方,匡算總投資6.61億元人民幣。
對此,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民勤縣自籌資金245萬元對水庫進行了3次試清淤,共清出有效庫容11.6萬方。顯然,投入資金的短缺對于計劃增加有效庫容的匡算投資而言只是杯水車薪,當地官員為此也嘗試著其他可行性辦法。
民勤縣委書記費生云2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現有條件,解決紅崖山水庫調蓄能力嚴重不足需要“多條腿走路”,除縣政府自籌資金外,將制定一些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同時積極爭取國家項目投資。
“隨著民勤蔡旗斷面過水量的增加,紅崖山水庫的有效庫容將成為石羊河流域治理的關鍵。”費生云說,灌區地勢平坦,地層構造多為漏沙,灌區及周邊載物修建水庫的可利用地形,決定了紅崖山水庫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廢棄性。
紅崖山水庫是一座中型洼地蓄水工程,位于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下游,處于騰格里和巴丹吉林兩大沙漠的包圍之中,距民勤縣城30公里,設計灌溉面積90萬畝,灌區配水面積占民勤縣總配水面積的90%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