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斥資140億美元治理太湖污染 |
|||
中國江蘇省計劃在五年時間內,斥資1085億元(約140多億美元)治理太湖水污染。江蘇省政府的通知說,“省政府計劃五年內有效控制太湖湖體富營養化程度,實現水質明顯改善”。太湖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附近區域被譽為“魚米之鄉”。但今年六月太湖因污染導致藍藻暴發,湖水發臭,臨近的無錫市被迫斷水六天,230多萬居民的飲水出現問題。 中國總理溫家寶曾召開國務院會議,表示“太湖污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這一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治理”。中國《光明日報》網周六發表評論文章“千億治太湖,老路走不得”,認為太湖污染的元兇不是天災,而是“地地道道的人禍”。
工業污染 太湖周邊地帶是中國經濟發達地區,共有大約2800家工業企業,多年來不少企業將廢水污物直接排放進太湖,最終導致太湖的水危機。 中國媒體報道,政府已經關閉了太湖周邊大約1000家工廠,一些治污不力的官員被解職或降職。 中國不少環保人士早就對太湖污染表示擔憂,被譽為“太湖衛士”的江蘇農民吳立紅多年來收集太湖水樣,警告太湖水體污染。但今年八月吳立紅被以“莫須有”的詐騙和敲詐勒索罪名被法庭判刑三年。 除了太湖,安徽中部的巢湖、昆明附近的滇池等都曾因污染暴發藍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