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顆粒物污染問題嚴重
2011年12月21日
日前,一份《2011長江流域城市居民室內空氣品質調查報告》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室內環境與健康分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朗詩集團聯合正式公布。該報告綜合了居民問卷調查反饋與室內空氣實地采樣分析,揭示了城市人居室內空氣質量令人擔憂的現狀。
顆粒物污染問題嚴重
我國最初在80年代是以PM100為標準的,進而改為PM10并沿用至今,經過了這次空氣標準“大討論”,PM2.5有望于2016年得到貫徹。而事實上,相比較室外,室內環境更應以PM2.5為標準嚴格加以凈化,因為室內封閉的環境、狹窄的空間,更容易讓灰塵等可吸入顆粒物的污染效應放大。
就調查報告來看,室內顆粒物也是目前影響室內空氣質量的一個大問題,接受調查的居民對此頗為關注,其中蘇州、杭州、南京、武漢等城市居民對家居灰塵水平滿意度普遍偏低。
據了解,直徑小于等于10微米的顆粒物可以進入人的呼吸系統,引起刺激過敏;而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則被稱為可入肺顆粒物,這種污染物可沉積在肺中,誘發肺炎、肺癌等疾病,有研究表明,PM2.5指標的濃度每增加10μg/立方米,人類的死亡率將增加1.5%。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危害多
該調查主辦方之一朗詩集團方面介紹,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報告也顯示,在調研的主要城市中,室內甲醛、苯等化學污染物均超標,其中甲苯超標情況最嚴重,二甲苯次之。
據了解,部分VOCs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進入人體而產生危害,如引起哮喘等疾病,而其中甲苯、二甲苯,以及苯、乙苯等苯系物則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及血液系統具有毒害作用。1928年,首例苯接觸者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后,苯系物的健康風險研究便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美國EPA提出的優先控制污染物就有苯、甲苯、乙苯;1993年,苯被WHO及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確定為致癌物之一。
生物污染無處不在
在本次“2011長江流域城市居民室內空氣品質調查”中,除了灰塵、煙、甲醛以外,受訪者對螨蟲、空調、霉菌等室內生物污染源還格外關注,不過大家對于這類污染的處理方式還不甚明了。
報告顯示,目前大部分家庭要么一年清洗一次空調濾網,要么換季時清洗,這兩種選擇大概占去了六成。對此負責本次調查分析的有關專家表示,一般家用空調散熱片上會隱藏著大量細菌、病毒,污染成分復雜,其中有些通過過濾清洗能有效解決,但有些還需要消殺或通過環境抑制來解決,就目前報告中城市居民這樣的低清洗頻率難以有效抑制生物污染滋生,甚至還會引發各種呼吸道疾病、傳染性疾病的再次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