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蘇州將在端午公祭伍子胥 引發端午節起源之爭
2006-05-25

2006-05-23  新華網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大家以前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在蘇浙地區端午節最早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今年年初,“伍子胥起源說”的蘇州端午節進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今年端午,蘇州將舉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動,此次大型公祭又一次把端午節的“伍子胥”與“屈原”之爭推進人們視線。

  專家表示,端午姓“伍”姓“屈”不是關鍵,中國民俗的“文化共享”才是最重要的。

  申報過程端午大型公祭伍子胥

  5月31日,是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在蘇州古胥門外的百花洲廣場,蘇州將在這里舉行端午節的慶祝活動,同時舉行伍子胥的祭祀活動,胥門至今仍完好保存有2500多年前伍子胥修筑的古城墻。目前,公祭的各項內容正在進一步確定中。

  蘇州市滄浪區委宣傳部一位副部長介紹道,“這次公祭除了讀祭文、表演歌舞、劃龍舟等內容外,還將在現場展示蘇州人過端午節的情況。”

  伍子胥是春秋時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據史料記載,吳王夫差因聽信讒言,賜伍子胥寶劍自刎。伍子胥死前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東城門上,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夫差聽說后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尸體在農歷五月初五投入河中。為紀念伍子胥,蘇州民間后來自發在端午節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動。

  今年年初,文化部公布名單,全國1315個申報項目中,已經遴選出了第一批501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名單,蘇州申報的20多個項目中有16個入選,端午節就在其中。

  起源紛爭端午節5個起源之說

  不過,關于端午起源說的爭議一直都沒有停息過。著名學者聞一多經過詳盡考證,認為端午節是四五千年前古代南方吳越族舉行圖騰祭的一個節日。春秋末期,以吳地為中心,將祭伍子胥活動與原有習俗結合起來。

  蘇州科技大學歷史系教授戈春源說,加上伍子胥,中國的端午一共曾紀念5個人:東漢的曹娥被后人以孝女銘記;廣西的陳臨因愛戴黎民百姓,當地人民為紀念他而過端午節;越王勾踐也最早提出以劃龍舟來操練水軍;再有就是屈原,他是聯合國確認的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因為千年來,屈原名氣太大,人們漸漸把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蘇州應是端午節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賦予端午節紀念意義的人物首推伍子胥,而不是屈原,兩者要相差200年左右”,戈春源說,他的主要依據是,東漢邯鄲淳在《曹娥碑》上說,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濤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謂的“伍君”便是伍子胥。

  可是湖南汨羅市也在爭取申報端午項目,該市文化局副局長徐蔚明強調說:“屈原的影響深遠不可忽略,把這個民族節日獻給屈原是歷史的選擇,是應學者強烈的呼應,也代表著人民的心聲。”

  專家熱議“文化共享”才最重要

  “其實這次蘇州公祭對于全國過端午節都應該是一個啟示和提醒,告訴國人別忘記自己的傳統節日和先人留下的寶貴民族精神。”戈春源教授指出,其實,現在沒有必要太去計較端午節到底起源于哪里,最重要的是如何繼承和發揚下去。

  蘇州市文廣局局長高福民曾表示,申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在于更好地保護、弘揚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就此,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蕭放指出,端午不管姓“伍”還是姓“屈”,多些關注有助于讓更多人了解端午。蕭放教授認為,端午無論是為紀念屈原還是伍子胥,從爭相申遺的現象來看都是一件好事,它有助于我們更好了解端午的來龍去脈。

  蕭放表示,“蘇州和湖南爭相為端午申遺,這不是一種單純競爭,它使參與城的人民有種自豪感,背后的根本精神是中國民俗的‘文化共享’,這才是最重要的。”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