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7個PM2.5監測點已經建成
2011-12-23
7個PM2.5監測點已經建成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又稱可入肺顆粒物。這種直徑還不到人的頭發絲粗細1/20的顆粒物,雖然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部分,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對人體健康威脅很大。最近在全國范圍內爭議很大的灰霾天,它便是主要罪魁之一。
杭州準備好了嗎?昨天,記者聯系了杭州市環保局的相關工作人員。
此前北京等地環保部門表示,他們針對PM2.5等更高標準的污染濃度監測,已經開始進行設備采購、人員培訓。而杭州市環保局表示,今年5月,他們已提前建立了7個PM2.5監測點。其中主城區有5個,分別在朝暉、下沙、杭鋼、植物園和西溪濕地,蕭山和余杭也各有1個。浙江大學華家池校區和云棲國控點位的2個監測點也在計劃中。
不過杭州市環保局表示,自發設立的這些監測點雖能全天候實時對PM2.5進行監測,但要經過一定的數據積累后,才有研究價值。而早在2009年,杭州市科技局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杭州市大氣灰霾成因及關鍵污染因子預防控制研究”也已啟動,包括監測系統在內花費2000多萬的研究,預計將在明年完成。
杭州市環保局昨天表示,具體的工作將根據國家環保部的統一安排部署、屆時進行監測數據公布。但近期他們還在繼續做科學數據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