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中國治理PM2.5最少20年
2012年01月04日
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報道,從今年起,全國多個城市開始監測PM2.5,拉開了2012環保大幕。PM2.5已被越來越多的國人關注。
監測PM2.5,是否就可以減少灰霾天氣?相比歐美國家花費50年治理灰霾,中國下一步又該如何有效治理?
對此,多年從事灰霾問題研究的廣東省氣象局首席專家吳兌表示,灰霾天氣與大氣中的“PM2.5”密切相關。這些污染物在空氣中不是簡單疊加,而是彼此之間不斷進行化學、物理反應,使得污染變得十分復雜。
吳兌認為,灰霾天氣本質是細粒子污染,治理細粒子的難度比治理粗粒子、粉塵污染和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難度要大得多,他說,英國倫敦曾被稱為霧都,按照現在的科學認識,它實際上應該叫做霾都。因為歐洲和美國,尤其是英國、比利時、盧森堡這些地區是原來煤炭、鋼鐵、能源非常集中的地方,它污染的強度到達了污染物在大氣中凝結成絮狀物往下掉的程度,跟下雪一樣。歐洲和美國那么嚴重的情況中國沒經歷,但是不管怎么樣中國是壓縮型的,很短時間內經歷了粉塵污染。它們可能經歷了一百多年,二氧化硫它們經歷了四五十年,中國也就十來年,又走到新型復合污染也二三十年了,中國短短幾年就進入了新型復合污染階段。所以說這個問題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在這個地方。
“中國至少要打個對折,要二三十年。另外一個如果咱們按照WHO的質量準則從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到第四階段,這么四步走的話每一步考慮是3-5年的話,我覺得也要20年。”吳兌表示,從歐洲、北美治理的這個過程看,到現在,他們都經歷了50年。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表示,按國標,目前全國70%的城市空氣質量達標;但如果增加PM2.5監測指數,則全國70%城市不達標。
雖然,全國多個城市已經開始將PM2.5納入監測中,但吳兌表示,灰霾主要是細粒子污染,細粒子除了來自能源、工業排放、硫酸鹽,當然不僅僅是能源了,還有其他工業。包括只要有燃燒的、有爐窯的,都有可能排了。既然它的組成是這樣的,那么你進行減排以后從這里入手。灰霾不是沒有辦法治的,只要從油品質量、汽車排放的標準和加油站的改造這三個步驟去著手,應該能收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