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無傷害”呼吁保護亞洲黑熊
2012年01月11日
啟動儀式現場
1月9日,一場名為“治療無傷害”的活動在京舉辦啟動儀式。該活動旨在呼吁醫藥界從藥品安全角度考慮,為保證患者健康,停止使用引流熊膽,轉而使用其他替代品,同時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亞洲黑熊。
前衛生部新藥審評委員會委員,著名中醫高益民教授在活動啟動儀式上首先做了“站在生命科學的前沿,繼承發揚中醫學”的學術報告,指出中藥動物成分的人工制備是解決瀕危動物入藥問題的最佳方案。
原沈陽藥科大學副校長、人工熊膽研制小組副組長姜琦教授也在發言中表示,目前研發的人工熊膽中有效成分熊去氧膽酸的含量為40%,而國家對于引流熊膽有效成分含量規定僅為23%。顯然,人工熊膽將可以取代引流熊膽。
“治療無傷害”項目的發起者是長年致力于保護亞洲黑熊的亞洲動物基金。其對外事務總監張小海在啟動儀式上說:“中醫在我國傳承和實踐長達數千年,是一門深奧而博大精深的科學。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中醫秉承如一的傳統理念。引流熊膽入藥,破壞了中醫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和諧精神,不僅給動物造成難以忍受的痛苦,更可能給患者健康帶來威脅。”
張小海稱,成都軍區總醫院對四川龍橋黑熊救護中心提供的取膽黑熊標本進行了病理學研究。該醫院病理科汪盛賢主任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通過對取膽黑熊肝臟及膽囊標本的病理學觀察,100%的取膽黑熊患有不同程度的肝膽系統疾病。該報告指出,活體取膽生成的膽汁可能含有肝癌和炎性細胞,產生的一些血管因子,可能對人體是有害的。根據四川龍橋黑熊救護中心的獸醫報告,該中心救助的取膽黑熊中,因肝癌死亡的黑熊占全部死亡黑熊的38%。為了控制炎癥,黑熊被施以大劑量的抗生素,極有可能存在抗生素殘留的膽汁很可能對患者造成健康傷害。
了解到引流熊膽的潛在危害,沈陽和成都兩地支持“治療無傷害”的40家藥店企業已經停止售賣熊膽制品。遼寧博康天天好大藥房總經理李箭宇先生代表這40家藥店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藥店做出不售賣引流熊膽制品的決定,是為了保證患者的絕對安全,更好地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他希望更多的企業加入到“治療無傷害”項目中來。
參加“治療無傷害”啟動儀式的還有國家藥典委員會原副秘書長姚達木先生,它基金理事、著名主持人張越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