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長內陸干涸30年今現生機
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提供。
12日記者從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獲悉,自2001年國家重點工程塔里木河生態治理項目實施近10多年來,塔里木河已經實現12次生態輸水,截至目前,塔里木河上、中游補水量已達34.91億立方米,下游輸水量達8.23億立方米,下游輸水量突破歷年之最。由于輸水量大增,去年塔河下游臺特瑪湖水面一度達350余平方公里,結束了下游河道連續干涸近30年的歷史。
塔里木河管理局稱,近10多年期間,先后11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達到年均輸水目標3.5億立方米的81%,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據已建成的7個生態監測斷面和50眼生態監測井的數據顯示,與輸水前相比,下游距主河道1公里以內的地下水位由至地面7米以下回升到2―4米;地下水礦化度由高于3―11.1克/升降至1.5―2.6克/升;河道兩側植物物種由17種增加到46種,天然植被恢復面積達105萬畝,植被蓋度增加最高的英蘇一帶增量達5倍以上,沙地面積減少了50萬畝。
目前,塔河綜合治理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塔里木河干流600余公里輸水堤和42座生態閘等干流工程已相繼建成,初步改變了沿河林區長期依靠汛期洪水無序漫溢灌溉,水量分布不均、旱澇差別大,過水面積小、水資源不能充分利用的狀況。
如今,在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了有效保護和恢復,河道兩側出現生態恢復的新趨勢,再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除了這一地區降水量增加等氣候良性變化外,還有昔日星羅棋布的湖泊,野生動物到處可見。
記者獲悉,為了讓塔里木河下游重返“生態天堂”,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正在積極探索生態長效機制,以從根本上遏止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實現區域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塔里木河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全長1321公里,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灌溉水源。由于多年來無序開荒和無節制用水,塔里木河干流水量日趨減少,下游河道斷流358公里。為挽救塔里木河流域生態,中國自2002年開始投資107.39億元實施塔里木河近期綜合治理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