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圖]三峽發了電,華東還鬧電荒嗎
2006-05-26

  5月20日建成的三峽大壩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壩,全長2309米,分為左、右兩個壩段,混凝土澆筑總量1610萬立方米。

  黎 明攝

  對于緩解電荒,三峽工程無疑居功至偉。不過,就目前而言,比缺電更嚴重的問題,可能是如何走出“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怪圈

  

  電力市場的“拐點”出現在今夏?

  今年華東電網預計全網夏季高峰負荷缺口為400萬千瓦,僅是上年的40%

  5月20日,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全線建成,中國人又多了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三峽建成了,今年還會缺電嗎?”很多人在迫不及待地想求證這一問題。

  以專家的眼光來看,這樣的問題或許比較可笑。其一,三峽工程的偉大意義絕不僅限于發電;其二,三峽工程的發電機組投產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有些機組已經并網發電,而所有機組全部投產,則要到2011年。

  但是,人們的心急似乎也能理解。從2003年以來,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夏季幾乎都在電荒中度過。“開四停三”、“拉閘限電”、“削峰填谷”……老百姓對這些詞匯已經再熟悉不過了。

  今年的情況會有什么不同嗎?

  學者的估計比較樂觀:今年夏天,華東地區的電力供需矛盾將明顯緩解,而到明年將基本達到供需平衡。也就是說,我們已經度過了缺電最嚴重的時期。

  今年3月1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份分析報告,預計今年夏季全國最大電力缺口將低于1000萬千瓦。而在剛剛過去的2005年,這一數字還在2000萬千瓦以上。國家發改委指出,包括上海在內的華東地區今年用電量預計增長12%,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總體而言,今年全國電力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不過缺電程度和范圍將大大降低。

  華東一直是電荒凸顯的區域。以上海為例,作為華東地域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去年夏季上海統調最高用電負荷已經達到1668萬千瓦,高于同期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率9.9%。

  據了解,2005年華東電網的電力缺口總計超過1000萬千瓦。但中電聯統計信息部近日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今年華東電網預計全網夏季高峰負荷缺口僅為400萬千瓦。報告同時顯示,夏季最大缺口將出現在第三季度,表現為高峰時段缺電。

  浙江的情況比較具有代表性。

  浙江是我國缺電最嚴重的省份之一,已連續多年經歷全面性、持續性的缺電考驗。2004年開始,該省加大了電源電網建設力度,當年500千伏變電容量翻了一番。今年,全省計劃新增電力裝機容量600萬千瓦,到年底形成省內統調裝機容量2156.8萬千瓦,使電力供需在除高峰時段以外實現基本平衡。

  今年一季度,浙江完成生產總值3319億元,增幅達到14.4%,比去年同期提高2個百分點,但是電力要素制約已經緩解。有關部門預計,今夏最大電力缺口僅為去年同期的50%。

  上海和江蘇的情況大體相似。目前,華東電網每天最多能給上海420萬千瓦電,明年華東電網將能每天多給上海300萬千瓦電,預計明年夏季上海基本不缺電。

  按照上海電力學院電力與自動化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靳希的說法,上海的缺電,有明顯的時段性,主要出現在夏天最熱的10多天中,而且是下午幾個小時內,總共不過100個小時。其他時間段則沒有問題。從全年看,上海缺的不是電量,而是容量,也就是缺裝機容量。這幾年,上海采取錯避峰措施,削掉200萬千瓦左右的負荷,今年的最高負荷預計在1800萬到1900萬千瓦。“缺電情況比以往肯定要緩解。”

  靳希說,目前,整個華東電網的總裝機容量是1.1188億千瓦,全國是4億多千瓦,因此華東的總量還是很大的,只是電源的分布不很均衡。

  有報道稱,對于華東電力市場來說,2006年或許將成為一個拐點。在連續5年經歷電荒局面后,電力投資的持續大幅增長終于給華東地區供電形勢帶來了轉機。

  三峽電會“多余”嗎

  對于華東地區來說,三峽電仍有其獨特優勢

  那么,三峽工程對于遠在1000多公里外的華東地區來說,意義體現在哪里呢?

  上海大學教授、電力專家言茂松說,三峽水電的總裝機容量為1800多萬千瓦,加上葛洲壩等,大約在2000萬千瓦。華東地區分到的三峽電大概是400萬千瓦。這些年的電荒,大大刺激了電力投資,全國每年凈增兩三千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每年新增的裝機容量,比三峽的裝機容量還多。

  “相對于這個數字,三峽的裝機容量可能沒有10多年前人們想像的那樣巨大。”同時,如果未來出現電力富余的情況,三峽電的銷路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

  盡管如此,言茂松指出,三峽電有其獨特的優勢,這些優勢對于華東地區尤為重要。

  其一,三峽電是水電,是可再生能源。華東地區環境容量非常緊張,用水電代替一部分火電,對于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是非常有利的。

  其二,華東地區電力的調峰容量比較緊缺,也就是說,用電峰谷差很大,晚間的負荷有時只有白天的60%―70%。在用電低谷的時候,火電企業就要“壓火”,這樣其實既不經濟也不安全。比較而言,水電的調節性能比火電好得多,10多分鐘就可以帶滿負荷,負荷的調整也很快。因此,三峽電的調峰容量,對華東就顯得非常寶貴。

  其三,只要輸電容量有余,三峽電還能夠作為系統的事故備用,這是電力供應安全可靠的支撐。

  “雖然三峽的裝機容量相對目前全國總的裝機容量而言,比例不像當年那么大,但三峽電有其獨特的優勢。千萬不要以為華東電網的火電快要過剩了,三峽電就沒有什么太大意義了。”言茂松說。

  2003年7月10日,當三峽工程第一臺發電機組發出的電力到達上海和華東其他地區時,這些地方正處于極度“電力饑渴”狀態。“三峽電就像三伏天里的及時雨,及時緩解了華東地區電力緊張的燃眉之急。”一位電力專家這樣形容當時的情形。

  同時,國家重點工程±50萬伏三峽(蔡家沖)至上海(白鶴)輸電線路全線進入放線階段。今年9月1日,整條線路將進入帶電調試,如果一切順利的話,11月,300萬千瓦的“三峽電”就可通過這條“電力高速公路”直達上海。

  現在,三峽工程發電量已超過1100億千瓦時。上海、浙江、江蘇、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重慶、安徽、江西等8個省、2個直轄市都用上了三峽水電。三峽電力為半個中國的經濟發展日夜輸送著能量,對于緩解電荒可謂居功至偉。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總經理李永安說,到2011年,三峽電站32臺機組將全部投產,每年可發電1000億千瓦時。屆時,中國將形成以三峽為中心的全國電網。

  同時,三峽水電還為平抑電價作出了貢獻。三峽工程的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電0.25元,水電的廉價平衡了火電的高價,最終降低總體電價,讓老百姓受益。

  而由于三峽工程提供大量清潔能源,每年可減少煤耗4000萬―5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200萬噸,少排一氧化碳1萬噸和大量工業廢水。

  “有人說,現在電力快要富余了,三峽電也就沒啥用處了,不受歡迎了,這是一種誤解。”電力專家指出。

  不過,學者也指出,三峽是季節性電站。已經投產的三峽工程左岸電站14臺機組,在枯水期“吃不飽”的情況下每天的發電量約1億千瓦時,相當于首都北京每天的總耗電量,豐水期日均發電則可高達2.3億千瓦時。在水量多的時候,各地區也有義務把電消納掉,否則就要棄水,這無疑是一種浪費。因此,在享受三峽電帶來的好處時,各地區也要承擔一些損失,也就是要減少一部分自己的發電,給三峽電讓路。

  如何破解“多了多了,少了少了”

  專家認為,關鍵是理順電力交易市場和投資的機制

  最近幾年,我們國家的電力供應一直處于一種“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不平衡狀態。

  1998年以后,我國的電力供應曾出現富余的情況,用電的預期低了,電力建設也就相應停滯了。而事實上,最近幾年經濟高速增長,尤其是高耗能的重化工業發展很快,再加上居民空調等家用電器不斷普及,造成實際的用電需求遠高于原先的預期。于是,2003年夏出現了普遍性缺電,到2004年情況更嚴重,并一直持續至今。而接下去,可能又會面臨新的過剩,原因是前幾年電力建設幾乎處于某種失控狀態。

  怎樣看待這種鐘擺式的時盈時虧?

  靳希說,這幾年每年新增裝機容量5000萬千瓦,增速快,必然帶來裝機容量的富余。但富余總是相對的。按照規劃,到2020年,全國總裝機容量將達到9億至10億千瓦。而目前,是這個規劃的一半左右。

  靳希認為,由于這幾年拼命上電廠,可能短時間內會出現一個相對平衡,但總體上,中國的用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差得很遠。他說,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即人均裝機容量至少要達到1千瓦,全國也就是13億千瓦。目前,中國的人均裝機容量在世界上差不多排在七八十位之后。

  不過,靳希強調,“不能再像這幾年那么猛了”。上得太陡,有些矯枉過正了。“節奏要緩一緩,但不能完全停下來,要保持一定的增長比例,保持發電與用電的平衡。”

  “1998年電力富余的時候,日子不好過;這幾年缺電,日子也不好過。過幾年,可能又要富余了。這樣三五年一個周期的盈虧交替,對電力行業本身不利,對經濟發展同樣不利。”言茂松指出。他說,必須從理順機制上入手,打破這樣的怪圈。“最根本的是兩大機制,一是電力市場交易機制,二是投資機制。”

  言茂松說,建立電力交易市場的試點工作,從2002年就開始了。目前,東北的電力市場已經投入試運行,華東的試運行也于今年啟動。華中和南方是第二批試點地區,相關工作已經啟動了。此外,華北、西北也處于準備階段。他說,這幾年來,在電力市場建設方面,有經驗,也有教訓,總體上還處于摸索的過程中,沒有完全走出來。他認為,首先要解決電力交易市場穩定的問題,目前還很不穩定。

  說到電力投資體制問題,言茂松認為,從根本上說是電力規劃問題和投資機制問題。“最近五六年,這方面是嚴重缺失,電力投資有些瘋狂,不僅把一些儲備項目吃掉了,還出現了一些違規項目。”他說,從目前看,電力投資的體制沒有理順,雖然有大的原則,也就是“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但現實問題是,電力規劃和投資機制改革到底由誰來管?理論上應該是國家發改委來管,但實際上,單靠一個政府職能部門,是很難實現的。

  表面上看,這些問題似乎與三峽工程并無直接關系。但是,解決好這些問題,對于用好三峽的水電,讓三峽工程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卻是至關重要的。

    《華東新聞》 (2006-05-26 第03版)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