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云嶺大地連旱三年為何故?
2012-03-09

  云嶺大地連旱三年為何故?

  2012年03月09日           來源:中國環境報

  15個州市111個縣近780萬人受災,近400萬人飲用水困難;農作物面臨減產、絕收嚴重局面;九大高原湖泊水量減少近3億立方米。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資敏
  
  “從去年11月份到現在,幾乎沒有降雨,小麥很難出穗兒,百分之八十肯定要絕收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永定鎮云龍村委會主任李學富這樣告訴記者。連續3年干旱已使這個山村一片焦渴,目前全村一千多人主要靠政府的抗旱運水車從20多公里外的水庫運水。
  
  不僅是楚雄,云南省很多地方現在都面臨著干旱的煎熬。天上一絲云彩都看不見,水井干涸、農田龜裂、水庫露底、河水斷流,一場60年罕見的干旱在這塊紅土地上正在肆虐。
  
  根據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辦公室發布的消息,截至2月28日,全省除滇西北、滇東北和滇東南的邊緣地區外,大部分地區均出現氣象干旱。省內共有112個氣象站點出現不同程度氣象干旱;去年汛末至今全省河道平均來水量較常年偏少46%,已經有342條中小河流斷流、465座小型水庫干涸;大部分地區土壤墑情明顯下降,部分地區旱情嚴重。而隨著旱情的加劇,相關數據也在時刻發生著變化。
  
  渴!渴!渴!
  
  在這片焦渴的云嶺大地上,一場全民的抗旱行動正在“火熱”進行。然而,云南3年連旱的局面還在持續并不斷加劇。
  
  飲用水告急,15個州市111個縣近780萬人受災
  
  溫家寶總理神色凝重,蹲在干涸見底的水庫中,他腳前不遠處,是一只早已死去多時的蚌,只留下空空的蚌殼。因為旱情嚴重,2010年3月20日下午溫家寶總理親自來到云南省陸良縣看望受旱災影響的群眾,指導抗旱救災工作,隨行記者拍下的這張照片令人印象深刻。
  
  然而旱災并沒有離開。從2010年開始,陸良縣遭遇了自1961年有完整氣象資料記錄以來旱情最重、程度最深、損失最重、持續時間最長的干旱。
  
  截至今年2月下旬,陸良縣供應城市生活用水的水源北山水庫,其蓄水量僅有19.4萬立方米,除去死庫容15.6萬立方米及輸水損失,目前已無水可調。
  
  陸良縣城區有14萬人口,只能依靠5口深井供水,每天缺水1萬立方米左右,縣城2/3的居民用水無法保障。整個陸良縣城已采取限時限量供水措施。
  
  找水,已成了云南省許多地方上至政府部門、下至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
  
  記者前往陸良縣大莫古鎮發峨哨村委會戈依村小組采訪的路上,由于久未下雨,路上塵土飛揚。
  
  因為家中連續多日缺水,這些天來,戈依村村民孔沖良一直趕著一輛牛拉水車四處找水。孔沖良說,戈依村為抗旱也打了水井,但一直冒的都是渾水,根本沒法喝?,F在的戈依村村民,依然在為喝水問題發愁。
  
  持續的干旱,早已斷絕了牛和羊的“糧草”。戈依村村民馬小華趕著6頭大水牛走了5公里山路,它們竟然沒吃到一根草。
  
  在石林縣,喀斯特地貌造就了石林的美譽,然而,持續3年的旱情,這種不積水的地層卻讓當地農民焦渴難耐。干旱已經造成了當地4萬多人飲水困難。
  
  到1月底,石林全縣81座小型水庫壩塘已干涸32座,1萬多畝莊稼絕收。當地村民介紹,自去年6月以來石林縣就沒有過有效降雨,每天只能去8公里外的地方取水。
  
  石林縣圭山鎮的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去鎮上的加油站等地方拉水,每噸要7元錢,再加上來往油費,1噸水差不多要30元。
  
  在羅平縣九龍鎮的湖底村,記者看到幾乎每一家的房頂上都有一個方形的水窖。正在種地的尹蓮翠告訴記者,他們村子現在吃水很困難。自來水上不來,自家的水井又不出水,他們只好將自家房頂建成可以儲水的小水窖,每次下雨的時候,積蓄一些水,以后的日子就吃這些水。
  
  “有的家庭房頂上的水也早就吃完了,要跑很遠的地方去拉水。”尹蓮翠說。
  
  阿崗鎮位于羅平縣城西北部,在前兩年的干旱中,這里是羅平縣的重點抗旱區。
  
  阿崗鎮法郎村地處半山坡,村子里原來有3口水窖。當記者來到這里時,正在水窖邊洗衣服的大嫂說,村子里面的3口水窖都已經完全干枯。而從遠處接來的一根細細的水管現在成了全村人賴以生存的水源。
  
  據云南省防汛抗旱辦公室統計,在今年干旱中,已有15個州市111個縣(市、區)776.40萬人受到旱災影響,有359.8萬人、175萬頭大牲畜出現不同程度飲水困難。
  
  2月4日,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對當前全省抗旱增水源、供水保安全工作情況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各旱區高度重視當前抗旱保供水工作,將其作為全局工作的第一位任務,確保城鄉供水安全。秦光榮強調,要重點抓好地下找水項目勘探、抗旱應急送水等工作,保證全省旱區群眾都有水喝。
  
  記者了解到,截至2月中旬,專家們在云南首次運用國際領先的物探設備尋找地下水。目前,云南省國土資源廳已組織79臺鉆機開展地下找水工作,施工深井79口,已成井驗收20余口,日出水量6300余立方米,緩解了8.5萬余人的飲水困難。
  
  農業灌溉用水告急,旱區小麥基本絕收,九成蔗區受災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連續3年的干旱,不僅導致了云南省許多區域飲用水困難,還引發了深層次的問題——大部分缺水的山區,都將面臨缺糧的威脅。
  
  受干旱最直接影響的是農業部門,目前云南面臨著農作物減產、絕收、經濟損失不斷擴大的局面。
  
  據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辦公室統計,2011年以來,全省因干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108億元,其中2012年以來直接經濟損失30.14億元,其中農業損失29.37億元。因干旱造成大春農作物受災面積達65萬公頃,成災面積達37.6萬公頃、絕收面積達6.2萬公頃。
  
  德格海子水庫是當年溫家寶總理曾經視察過的地方,歸陸良縣阿油鋪村委會管轄,庫容量180萬立方米,2010年時處于干涸狀態,2011年通過各方努力,蓄水達到50萬立方米,勉強保證了生產灌溉。但是,隨著旱情的持續,今年2月23日,德格海子水庫只剩下了7萬立方米左右的死庫容,小春生產已經沒法保證了。
  
  “如何保住大春生產是最要緊的事情。”阿油鋪村委會主任馮理紅說,要保證大春生產,最少需要14萬立方米水,然而現在卻還有7萬立方米水的缺口,“到時候,只能靠抽取死庫容水來保證了。”
  
  隨著大春生產腳步的日益臨近,馮理紅告訴記者,10年前,陸良縣各級部門投資2000余萬元建設了4級泵站,從陸良境內的南盤江調水。如今,這些泵站及溝渠年代久遠,亟須修繕。
  
  “修溝渠至少需要投入7萬元,溝渠修好后還得試水,這又得投入三四萬元。”但目前到位的資金只有維修泵站的兩萬元。馮理紅說,現在他正想法籌資,爭取趕在大春生產前把德格海子水庫蓄到14萬立方米。
  
  陸良縣芳華鎮獅子口村的大麥示范田,去年10月份下種的麥子正處于灌溉期,現在因為干旱導致水分跟不上,大量麥苗長成了“侏儒”狀態。當地人說,正常年份,獅子口村的這片大麥示范田麥苗應該長得有1米多高,可現在田里要么一片枯黃,要么直接寸草不生。
  
  “小麥已經基本上絕收了。”石林縣蒲草村村民老楊看著枯黃的麥苗對記者說,“你看看這長勢,到現在了還漫不過腳脖子,怎么會結籽呢?”而阿路山村村民任建紅夫婦干脆將還有點青葉的豆苗通通拔出,準備回家喂牛。
  
  久不下雨對農業的影響極其嚴重,然而,相比之下,云南糖業的受害程度更大過別的農作物。云南省是中國第二大蔗糖產區,常年甘蔗種植面積達450余萬畝。持續干旱已經導致云南省近九成蔗區受災,目前確定受災面積已達40萬畝,預計影響甘蔗產量150萬噸。
  
  干旱還將導致春玉米、馬鈴薯等無法播種,影響整體收成。另外,目前云南特色經濟作物烤煙應該開始育苗,但干旱可能導致烤煙推遲移栽,影響煙農收入。

  如何積極應對干旱對農業造成的影響?記者在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揮辦了解到,2011年以來,云南籌集投入抗旱救災資金21.03億元,2012年至今投入抗旱救災資金5.59億元。國家煙草專局也安排1.5億元抗旱資金用于云南省煙葉生產抗旱保育苗工作。
  
  今年,全省已有264萬人投入抗旱救災工作,出動機動運水車輛8.82萬輛,臨時解決了359.8萬人、175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已經實現抗旱澆灌面積377萬畝(次)。
  
  九大高原湖泊水量減少近3億立方米,河道來水較常年整體減少一半
  
  九大湖泊是云南省生態環境質量的晴雨表。那么這次干旱對九大湖泊的影響怎么樣?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綜合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云南省九湖辦”)。
  
  據云南省九湖辦的統計顯示,由于持續3年干旱少雨,來水量減少,蒸發量增加,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積減小,湖體水溫升高,蓄水量大幅減少,部分湖泊水質指標有所下降,生態環境受到一定的影響。
  
  九湖水體水位較去年平均下降0.7米左右,其中水位下降最大的為陽宗海,達到1.3米,杞麓湖下降了0.82米,星云湖下降了0.62米,撫仙湖下降了0.51米。
  
  九大湖泊中有少數湖泊已經逼近和降到法定最低運行水位。異龍湖目前水位比最低運行水位低了0.02米,撫仙湖比最低運行水位低了0.01米,程海、杞麓湖及陽宗海已接近最低運行水位。
  
  由于水位不斷下降,湖容量也隨之減少,九湖共減少2.92億立方米水量,其中,湖容量減少最多的是滇池,為8311萬立方米,撫仙湖減少了7100萬立方米。目前,異龍湖僅有5049萬立方米,只達到原來正常年份湖水容量的一半左右。
  
  在干旱情況下,九大湖泊水質改善的形勢十分嚴峻。
  
  九湖水質類別與去年同期相比未發生變化,但是除部分湖泊的部分水質指標有所好轉或穩定外,多數湖泊主要污染物指標呈上升趨勢。撫仙湖、瀘沽湖穩定保持地表水Ⅰ類標準,程海穩定在地表水Ⅲ類標準,洱海水質保持在地表水Ⅲ類標準、少數月份為Ⅱ類標準,這4個湖泊達到水環境功能要求;陽宗海水質為Ⅲ類標準,滇池、星云湖、杞麓湖、異龍湖仍維持在地表水劣Ⅴ類標準,未達到水環境功能要求。
  
  監測結果表明,與去年同期比較,杞麓湖化學需氧量、總磷、總氮明顯上升,星云湖、異龍湖總磷明顯上升,陽宗海、程海化學需氧量小幅上升,滇池外?;瘜W需氧略有上升。
  
  干旱對九湖水位、水質的影響受到了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就“撫仙湖水位降至法定最低運行水位”進行批示,要求要高度重視水質變化問題,防范風險發生。
  
  云南省環保廳和云南省九湖辦趕赴澄江縣對撫仙湖水位、水質狀況和治理工程進行調研,與玉溪市、澄江縣分析研究了撫仙湖水位降低原因及可能帶來的環境風險,安排布置了撫仙湖保護的有關工作。隨后下發了通知,要求九湖所在的5州(市)政府及時編制防范水質下降風險發生的實施方案并組織抓緊落實。
  
  作為水資源大省,云南省境內河流眾多,徑流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8條。然而,即便是云南水源相對豐富的幾條干流,目前的情況也不樂觀。迪慶州香格里拉縣境內金沙江許多水域的江面大大減小,平常寬達200米~500米的江面目前還不到100米;而往年深達四五十米的珠江源也因蒸發量大等原因導致水位下降數米,部分河段已經干涸見底。
  
  從云南省水利廳提供的數據看,到今年2月上旬,全省河道平均來水量較常年整體偏少32%。去年汛末至今,全省河道平均來水量較常年整體偏少50%,有254條中小河流斷流、934座小型水庫和山塘干涸。截至2月20日,全省庫塘蓄水總量43億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蓄17.7億立方米。
  
  近185萬畝林地受災,旱災對生物多樣性保護損害影響深遠
  
  連續3年的干旱,讓林業資源豐富的云南省很“受傷”:大面積林地受災,森林火災頻發,甚至將會使生態鏈遭受破壞。
  
  目前,云南受災林地面積已達184.5萬畝,成災103.7萬畝,報廢42.2萬畝,直接經濟損失2.3億元人民幣。
  
  除此之外,持續干旱還使森林可燃物增加,森林火險等級不斷提高。據悉,截至2月20日,云南省已出現3級以上森林高火險天氣74天,連續出現4級以上森林高危火險天氣34天,共通報處置衛星熱點549個,發生森林火災32起,受害森林面積90公頃。
  
  “火災對林木的危害基本上是毀滅性的,這種破壞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彌補。但更為可怕的是,干旱還會使生態鏈遭受破壞。”有關專家表示,旱災對生物多樣性保護造成的損害影響深遠,短期內無法恢復,有的影響甚至具有不可逆性。
  
  據云南省林業廳2009年~2010年旱災數據顯示,云南省自然保護區受旱影響面積約750萬畝,重旱面積約10萬畝。昭通市巧家縣攀枝花蘇鐵出現大面積死亡,白馬雪山國家級保護區的紅豆杉、珙桐等重點保護植物出現零星死亡。此外,還有部分兩棲類動物死亡,亞洲象、野牛、滇金絲猴、斑羚、黑熊和獼猴等野生動物飲水困難,體質也有所下降。
  
  對此,相關專家表示,由于持續干旱,今年的干旱對野生動植物的影響勢必比過去兩年更大,對其保護形勢不容樂觀。
  
  季節性干旱、大氣環流異常和降水持續偏少三大因素致云南干旱
  
  對于干旱的原因,氣象專家分析指出,季節性干旱、大氣環流異常和降水持續偏少三大因素是主要原因。
  
  在云南省氣象局,截至2月底的云南省綜合CI氣象干旱指數監測顯示,除滇西北、滇東北和滇東邊緣外全省各地均為氣象干旱區。
  
  云南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晏紅明說,云南干濕季分明,干旱災害一年四季均可能發生,但干旱發生頻次和危害程度的季節性和地域性差異較大,旱災出現頻率高、影響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危害最為嚴重的是冬春連旱和初夏干旱,麗江、大理、楚雄、昆明、昭通、曲靖、紅河、文山等州市是常出現干旱的地區。
  
  除了大氣環流異常是導致大旱另一原因外,降水持續偏少是導致大旱的重要原因。據云南省氣象臺統計,2009年1月~2011年12月,云南省平均降水總共偏少了接近半年的降水量。
  
  陸良縣水務局局長方文光介紹說,陸良縣去年累積降雨量只有430.1毫米,比歷年同期平均值偏少467.6毫米,是1960年以來降水量最少的一年。自然降水無法滿足生產生活需求,導致干旱發展迅速。
  
  同時,云南3年來的干旱表現出一些與以往干旱較大的不同特征,以往云南干旱的主要特點是秋末出現的干旱持續到夏初,進入雨季后干旱得到緩解。而云南近3年雨季降水偏少,前期的干旱難以緩解,庫塘蓄水得不到有效的補充,致使云南干旱不能得到有效緩解,干旱不利影響累計增長。
  
  據云南省防汛抗旱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云南連續3年的旱情呈現出階段性、局部性、嚴重性的特征。旱情從主汛期開始,去年汛期后以來,全省平均降水量51.7毫米,比前年同期減少20.8毫米、偏少29%,呈現出較為明顯的階段性;旱情主要發生在滇中及以東的9個州市,具有局部性;旱情影響較重的昆明、曲靖、玉溪等地是云南省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旱情的持續對經濟社會造成的損失特別嚴重。
  
  記者了解到,云南連續3年干旱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蓄水少。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全省各類庫塘實際總蓄水量為47.4億立方米,僅占計劃蓄水量的62%,全省蓄水與2010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7億立方,整體偏少26%。其中曲靖市蓄水量不到計劃的一半。
  
  ■相關閱讀
  
  氣象干旱、農業干旱與水文干旱
  
  氣象干旱也稱大氣干旱,根據氣象干旱等級的國家標準,氣象干旱是指某時段內,由于蒸發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現象。氣象干旱通常主要以降水的短缺作為指標。
  
  農業干旱的發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農作物在長期無雨或少雨的情況下,由于蒸發強烈,土壤水分虧缺,使作物體內水分平衡遭到破壞,影響正常生理活動,造成損害。因此分析農業干旱時通常要從農作物和水分兩個方面考慮。
  
  水文干旱是指由降水和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造成的異常水分短缺現象??梢圆捎玫乇韽搅髋c其他因子組合成多因子指標以分析水文干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