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截肢小海豹恢復良好
2012-03-16
圖為醫務人員為“截肢”后的小海豹傷口進行消毒。
圖為“截肢”后的小海豹愜意地曬著太陽。
經過5天的精心調養,成功進行“截肢”手術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海豹,在專業醫生的檢查后被證實傷口恢復良好,進食正常。
15日,中新網記者在秦皇島樂島海洋公園動物救護中心看到,做完“截肢”手術的小海豹愜意地曬著太陽,睜著一雙清澈的大眼睛望著周圍,神情安詳而又平靜。看到陌生人來了,小家伙顯得十分好奇,左扭右扭沖著鏡頭擺起了造型,一會兒又張開大嘴對鏡頭發起了“脾氣”。
3月6日,一只斑海豹被當地漁民發現受困于冰窟中。樂島動物救護中心的醫生們接到電話后趕到現場,將海豹救起。這只斑海豹為雌性,體長85厘米,生長期1個多月,外表呈灰白色,胎毛還未退去。
根據觀察,小海豹右側尾鰭受傷,傷口嚴重化膿。雖然救助單位獸醫和專業飼養員對其進行了救助,因海豹傷勢太重,必須進行手術才能保住性命。3月10,醫生們為小海豹的壞死尾鰭成功實施了截肢手術。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海豹現在是園里的“貴賓”,大家給它取名“憐心”。現在有3名經驗豐富的飼養人員24小時看護。白天小海豹在陽光下曬太陽,進行殺毒恢復。夜間在絕對滅菌、溫度保持在22攝氏度的專業護理室中修養。
有12年海豹飼養經驗的盧玉印說:“現在,小海豹雖然一日三餐進食正常,但還沒有完全度過危險期。能否活下來,要等到15天拆線以后視恢復情況而定,大家都不敢掉以輕心。”
醫生韓艷麗介紹說,小海豹截肢的部位相當于人類失去大半條腿。由于傷口的位置離肛門很近,很容易感染。每天都要對它進行3次的傷口處理,隔一兩天還要進行輸液,增強其免疫力,希望它能盡快恢復健康。
韓艷麗表示,將在幾個月后為它進行恢復性訓練,是否放生要看其自身能力能否適應野外環境。小海豹主要靠尾鰭游動,日后還將考慮嘗試為小海豹安裝假肢,讓其活動盡量不受影響。
斑海豹又叫西太平洋斑海豹,屬于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遼寧的渤海遼東灣結冰區,是西太平洋斑海豹在世界上的8個繁殖區中最南的一個,但是由于人們為了獲取海豹的皮張和生殖器而大量捕殺,使其數量銳減。附近航運環境的影響,對海豹的生存也構成了極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