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嶺村舊址建中關村森林公園
2012年03月20日
昨日上午,中關村地區最大的森林綠地——中關村森林公園正式在唐家嶺村舊址上興建,公園總面積將達到5100畝,約與圓明園相當,一期年內建成后免費向市民開放。
公園建成后將成“城市綠肺”
曾因“蟻族”一詞而聞名的海淀區唐家嶺村已改天換地。作為市級重點掛賬村的拆遷還綠工程,曾經容納5萬流動人口的唐家嶺村舊址如今已變身為一片平整的土地。來自海淀區部分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高科技企業員工等近千人揮鍬培土,種下近2000株樹苗,綠化面積達到3萬平方米。
據介紹,中關村森林公園北臨航天城,南接軟件園,東依京新高速,是海淀區今年平原地區造林工程的重點建設項目,一期規劃面積2940畝,預計年內建成并免費向市民開放。整個公園的建設期歷時3年,建成后將與京西原有的三山五園(萬壽山、香山、玉泉山;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圓明園及頤和園)歷史園林相呼應,成為城區西北部的“城市綠肺”。
據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所高級工程師、中關村森林公園總設計師韓炳越介紹,整個森林公園將圍繞唐家嶺回遷房安置區的東、西、南三面,公園建成后,回遷房仿佛鑲嵌在綠地中一般。公園將設計6公里的健康綠道,全部為砂石路,方便市民跑步騎車。
今年海淀啟動3350畝平原造林工程
昨日,正在種樹的村民董學工稱,剛拆遷時,這里看著就像一片廢墟,以后變成公園周邊的環境會更好。
海淀區園林綠化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與以往的城市公園不同,中關村森林公園以營造“近自然林”為目標,突出自然森林生態系統的構建,森林面積占全園70%以上,種植銀杏、毛白楊、洋槐、檜柏等大規格、抗性強、易成活的針闊葉鄉土樹種,營造大尺度、近自然的森林景觀,為市民提供豐富的森林景觀類型。同時,公園還將利用節水、節能、廢物利用等生態技術。
今年,海淀區將啟動3350畝的平原造林工程(約合223.4萬平方米),綠化面積相當于一年之內新建10個海淀公園,各項籌備工程正在進行。
目前,與中關村森林公園同為海淀區平原造林重點工程的京新高速海淀段綠色通道項目也進入了籌備階段,該項目建設任務約為410畝,地塊主要為京新高速路兩側拆遷騰退用地,項目建設計劃采取大規模彩葉喬木組團種植,其間點綴花灌木的建設模式,將京新高速建設成為一條景觀大道。
■ 相關新聞
唐家嶺安置回遷房6月竣工
今年唐家嶺村最后一批農民將轉為居民
本報訊 (記者蔣彥鑫)昨日,唐家嶺村黨支部書記屈富表示,唐家嶺安置回遷房6月竣工,村民9月就可入住。
據悉,唐家嶺安置回遷房共有18棟樓、約3000套。經過摸底,村民的富余房源約有600套,這些房源將統一由海淀區住保辦對外承租,租金將根據周邊市場價格決定。根據初步調查,村民希望一居的租金在2000元左右,兩居3000元左右,三居3800元左右。
此外,今年唐家嶺村最后一批農民將轉為居民。村委會也將變為擁有20萬平方米產業用地和10萬平方米公租房的經濟實體。
屈富表示,占用唐家嶺村舊址建設森林公園,市區政府每畝補貼5640元,這樣村集體一年將有1000多萬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