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水足跡” 放寬眼光看水資源
2012-03-22

  “水足跡” 放寬眼光看水資源

  2012年03月22日          來源:文匯報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愛惜和保護水資源應是集中話題。當我們再次討論這個話題,應該引入一個新概念——“水足跡”,放寬眼光看水資源。
  
  關于水的消耗量,直覺往往出錯。比如,洗次澡和吃塊牛排,哪個更費水?
  
  不算烹飪和洗盤子,僅僅為獲得一塊150克的生牛排,耗水就已超過2噸,大概能灌滿7個浴缸。這些水大部分是牧草在生長中消耗的。
  
  但吃牛排的人,不可能看見這7大缸水。研究者稱這些“潛伏”的水資源消耗為“虛擬水”,加上看得見的耗水,便是“水足跡”。
  
  對水資源保護的關注,國內正急劇升溫。按權威說法,水資源短缺和污染等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應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要認識清楚水資源問題,必須放寬眼光,關注到“水足跡”里的“虛擬水”。在這方面,國內的研究和實踐才剛剛起步。
  
  看不見的水資源消耗
  
  “水足跡”是生產、消費中直接或間接用到的淡水資源的總和。
  
  科學家們預言,如果不改變用水方式,30年后,全球水資源將短缺近50%。或者說,人類需要2個地球來承載自己的“水足跡”。
  
  全球“水足跡”研究的牽頭者——“水足跡網絡”梳理出了不少“顛覆直覺”的數據:1千克稻米的“水足跡”是2.5噸,1升牛奶是1噸,1個漢堡包是2.4噸,1千克棉花是10噸。
  
  這些常見產品的“水足跡”都至少是自重的1000倍。

  “水足跡網絡”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建立。通過追尋“水足跡”來找出看不見的“虛擬水”,自有用意。
  
  北京師范大學環境學院的趙旭博士告訴記者,“水足跡”能指引企業將節水的關注點從生產區域擴展到整條產業鏈。比如,軟飲料公司大部分的“水足跡”是在甜菜種植環節,所以除了工廠和辦公區域的節水,它更應該關心怎么幫助菜農節水。
  
  對一個國家來說,關注“水足跡”同樣很有意義。比如,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上月說,目前國內年用水量是6000億噸,供水形勢嚴峻;但據一些組織測算,中國每年的“水足跡”已近10000億噸。“用水量”統計的是通過管網、河道等取用的水;但落入土壤、滋養作物的雨水,以及為將工農業污水稀釋到環保標準而耗費的天然水,都被“水足跡”納入統計范圍。
  
  這三類“水足跡”被標記了不同顏色:藍、綠、灰。6000億噸的用水量,只是中國當下的“藍色水足跡”。
  
  去年,中央給2030年時中國的水資源大局劃定了三根“紅線”——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污染物限制,實際上覆蓋了藍水、綠水和灰水。
  
  一個提出才10年的陌生概念
  
  人們常說中國“人多地少”,但中國人均水資源不足世界水平的28%,比人均土地資源還低12個百分點。
  
  研究“水足跡”,全球起步都不久。“水足跡”概念由荷蘭學者胡克斯特拉于2002年提出,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8年《地球生命力報告》引用后,逐步進入公眾視野。但相比由全球氣候變化帶熱的“碳足跡”概念,人們對“水足跡”陌生得多。
  
  在互聯網上,已很容易查到許多產品的“水足跡”,但多數是農產品。農業“水足跡”數據較全,工業和服務業則還欠缺。2年多前,全球才有了第一個完成“水足跡”評估的塑料企業;在國內,今年才有了第一家啟動“水足跡”評估的紡織企業。化工、紡織企業都是用水大戶。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區水項目負責人鄭平告訴記者,未來一兩個月,他們將發布一個有關中國“水足跡”的報告,但內容還有待細化,因為許多行業的數據,學者們拿不到。
  
  趙旭也說,目前“碳足跡”的資料相對多,但“水足跡”的統計很粗略,且不連續。總體上,國內對“水足跡”關注甚少。
  
  水資源問題比碳排放要復雜得多。碳沒有地域性,減排1公斤,沿海和內陸地區沒有區別;但水有著強烈的地域性,對豐水地區和缺水地區,1升水的意義顯然不同。鄭平說,不同地區間“水足跡”如何換算,目前沒有成熟的研究。
  
  中國“水足跡”有獨特的國情:水資源南多北少,“水足跡”卻是倒掛的,因為北方是農業主產區,向南方輸出農產品,等于流出了“虛擬水”。還有,中國非農業“水足跡”比重高于世界水平,未來20年還會持續升高。
  
  有學者認為,“水足跡”將來可能會像“碳足跡”一樣成為貿易和市場競爭工具。對此缺乏了解,將會失去話語權。
  
  趙旭說,很有必要從現在起在國內推廣“水足跡”理念,以應對水資源瓶頸。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