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動物生存現狀堪憂
2012-04-16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小熊倒立、獅子鉆火圈、海象喂食……這些表演,在許多動物園和馬戲團中都可以看得到,許多家長也非常愿意帶小朋友去看,然而,小動物們是如何從天生的野性狀態變成今天的馴化狀態呢?
從2003年開始,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莽萍成立“中國動物園觀察”大學生志愿者團體,近年來,隊員們對多家動物園的“動物生存現狀”展開調查。他們發現,各地動物園的動物福利令人擔憂,特別是動物表演的存在,讓許多動物吃盡苦頭。
2011年初寒假期間,“中國動物園觀察”的學生志愿者開始對全國的40多家動物園進行田野調查。調查結果,讓多年從事動物保護的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莽萍感到痛心。
莽萍:仍然有一半的城市動物園和95%的野生動物園根本沒有停止動物表演,很多虐待性的動物表演仍在進行。
而例如“走鋼絲、鉆火圈、大象倒立、黑熊拳擊”等嚴重影響動物身心健康的表演花樣也是層出不窮,說起在調查中的所見,“中國動物園觀察”的志愿者劉曉宇博士對在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中看到的一幕,至今難以忘懷。
劉曉宇: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的一只小熊,但是它表演的項目是所有動物里面最多的,一個是倒立走,走完以后就讓它翻跟頭,結果它就繞著很大的表演場翻了一圈跟頭,到后面停下來的時候,這熊翻跟頭翻得已經暈了,它就不知道該什么時候起來了。然后它做完這些動作以后還有一個是鉆火把,結果熊鉆火把鉆了40多次。熊做完這些動作以后,飼養員也就給它塞了幾塊饅頭。
而今天(15日)下午,當記者致電八達嶺野生動物園時,客服人員證實,在節假日時,動物表演的確存在。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現在沒有了,可能五一的時候應該有吧。
記者:主要有哪幾種動物的表演?
八達嶺野生動物園:今年我不太清楚,以前的時候有小熊、小猴子什么的。
而當記者詢問有關如何訓練動物時,這位客服以不了解拒絕了記者,并提供給記者一個所謂的知情部門的電話,但記者撥打過去之后發現是一個傳真號碼。
隨后,記者打通了云南野生動物園的電話,起初市場部人員還興致勃勃的介紹了動物表演的相關情況,但當記者問起“動物訓練”時,幾經推諉,記者的電話被工作人員掛斷。
云南野生動物園:有的,每天有四場大型動物表演,包括獅虎翻滾、獅虎跳躍還有猴子表演。很多其他地方有什么虐待動物這些,我們這邊都是比較人性化的……
云南野生動物園:不好意思,我們這里是客服熱線。
云南野生動物園:因為都是市場他們那邊在弄,我也是剛過來的,可能對這方面的東西不是太了解。
云南野生動物園:您好,這里是云南野生動物園。
記者:我想了解一下咱們動物園動物訓練方面的情況。
云南野生動物園:我也不知道。
顯然,在記者隨機撥打的幾家動物園的電話中,工作人員面對如何訓練動物以達到表演效果的問題并不愿意正面回答,那么,觀看“動物表演”的存在必要性有多大?
節假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海洋館看海豚海獅表演,對于許多小朋友來說,是必經的童年經驗。廣州海洋館表演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于海洋生物的訓練,他們是非常人性化的。
廣州海洋館:訓獸師我們都是沿用美國最先進的方法就是引導法,并不像一老套就靠逼迫動物或者打它、餓它,這種方法我們從來不會用。
而“中國動物園觀察”發起人莽萍教授認為:“即使是以積極的方式去讓動物表演,都包含了殘酷的訓練”。
莽萍:哪怕是最好的、最積極的訓練,都要通過饑餓來完成,實際上這些海洋動物如果不是餓到極點,是不會慢慢服從人的需要的。
中國社科院動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志剛表示,他不敢確定是否能通過動物和馴獸員之間的感情達到訓練目標,但是在動物訓練中,通過食物和懲戒對動物進行訓練是比較常見的。
蔣志剛:它一般就用那種叫做“操作條件反射”,所謂的操作指的是指食物等,給它一些獎懲,獎勵和懲罰。
2012年,國家林業局與中華人民公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動物園管理的意見》,要求禁止動物表演和野生動物與觀眾零距離接觸,今年兩會期間,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邱蘇倫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也提出:要取締動物表演;而在國外,首爾動物園與今年3月19日正式叫停海豚表演,而在英國,曾有成千上萬英國兒童投入了“拒絕‘邪惡馬戲’”運動。而我們的“動物表演”何去何從?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