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有多大
江蘇天一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世界范圍內大量研究發現,大氣污染能給已患有慢性心血管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帶來不利影響,并可以在健康人群中加速這些慢性疾病的發生。即使一些地區大氣質量有所提高,大氣污染仍會對公共衛生產生重要不良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可能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重、慢性病發病率升高和城市化進程加快而加大。
我國一些大城市近年來連續出現灰霾天氣,空氣質量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已正式發布,目標是改善空氣質量,保護人體健康。主要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世界各地開展了哪些相關研究?
一、如何看待大氣污染與健康關系問題]
世界范圍內大量研究發現,大氣污染能給已患有慢性心血管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帶來不利影響,并可以在健康人群中加速這些慢性疾病的發生。因此,即使一些地區大氣質量有所提高,大氣污染仍會對公共衛生產生重要的不良影響,并且這種影響可能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重、慢性病發病率升高和城市化進程加快而加大。
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經有很多關于空氣污染物,如臭氧和PM2.5對人體健康影響(包括長期暴露和短期暴露)的研究成果。短期暴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由于引發哮喘住院而缺席學校課程和工作的人數增加;長期暴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健康壽命年的損失。美國健康影響研究所資助的相關研究發現,隨著臭氧和顆粒物等污染物濃度的增加,一些城市人群的健康壽命年受到影響。
亞洲地區國家尤其是中國,開展了越來越多的關于大氣污染與人體健康的研究。但是,亞洲地區尚缺乏有關大氣污染長期暴露與慢性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統疾病的隊列研究結果報道。有關大氣污染對肺功能影響的證據較少,并且以成人為對象的研究中很少采用認可度較高的統計分析方法,以避免吸煙這一混雜因素影響研究結果。大氣污染與肺癌關系的研究證據也很少。目前,仍有很多未知內容需要我們去研究。
另外,有研究發現,急性暴露于粒徑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顆粒物(PM10)對人體不利影響較明顯。PM10濃度每升高10微克/立方米,對人體的不利影響也將隨之加大。
此外,有學者研究發現,與溫帶地區典型溫度相比,極端高溫下大氣污染暴露的健康危險估計值可能成倍增加。一些研究發現,經濟弱勢群體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受大氣污染影響更大。
二、研究空氣污染物的投入
目前,美國有大量私立大學和公共機構的科學家正在研究空氣污染與人體健康影響(雖然沒有官方統計數據,但估計有1000多位科學家)。資金主要來自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NIH)、美國環保局(EPA)、美國健康影響研究所和加利福尼亞空氣資源委員會。每年會有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到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上。
最近發表在美國環保局“清潔空氣行動的成本和收益(1990年~2020年)”的報告評估了清潔空氣行動的成本和收益。結果顯示,為了達到清潔空氣行動要求,估計到2020年,美國每年的投入將達到650億美元。
雖然美國每年用于清潔空氣行動的花費很大,但帶來的空氣質量改善卻十分顯著。如明顯改善了空氣質量,創造了更優良的環境,降低了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各種危害,在提高美國工人生產力的同時節約了由于空氣污染引發的疾病治療花費。估計到2020年,這些收益的經濟價值可達到兩萬億美元,遠遠高于最初控制空氣污染投入的成本。
三、空氣質量改善與目標疾病率的關系
美國ArdenPope教授和他的同事們研究了美國1980年~2000年期間隨著空氣污染的減少人類預期壽命的變化。研究發現,在所研究的大城市中,PM2.5每降低13微克/立方米~14微克/立方米,預期壽命會增加0.82年。長期減少空氣污染,將會帶來5~7個月的預期壽命增加。
有兩個研究,一個是由香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的,在中國香港降低燃料含硫量帶來的健康收益。1990年7月,香港宣布禁止水電站和汽車在周末使用含硫量超過0.5%的燃油,以減輕燃燒產生二氧化硫帶來的大氣污染。研究小組跟蹤研究了措施實施后的5年,結果表明,燃燒含硫量高的燃料帶來的污染會增加相關疾病發生的可能。香港的這一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燃料硫污染對人體健康產生的危害。
另一個是愛爾蘭科學家的研究。1990年9月,愛爾蘭政府宣布在都柏林市區內禁止使用煤作燃料。科學家們比對了禁止令實施前后6年的空氣污染濃度和呼吸系統、心血管疾病發病率的關系。研究顯示,禁止令實施后月平均顆粒物濃度明顯降低,有效地控制了空氣污染,進而降低了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另外,美國健康影響研究所也資助了一個研究,是關于北京奧運會前后改善空氣質量、減輕空氣污染帶來的健康收益。我們希望在不久后公布研究結果。
四、空氣污染物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美國健康影響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指出,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隨著電力和交通行業消耗化石燃料顯著增加,經濟水平無疑也將提高。但是如果不對其進行合理控制,能耗的大幅增加將會對這一地區居民健康和環境質量產生不良影響;而且由于大氣污染物能跨境傳輸,會對其他地區產生不良影響。亞洲城市清潔空氣行動報告和美國環保局研究報告指出,采取措施控制大氣污染并不意味著會阻礙經濟發展。依據發達國家的成熟經驗和亞洲國家新近出現的證據,亞洲發展中國家有可能在消除貧困和取得經濟發展的同時,避免環境質量惡化及其相關的健康危害。
中國香港貿易委員會已經進行了一項關于由于嚴重的空氣污染而無法吸引新貿易機會的研究。還有一些機構開展了關于處于嚴重空氣污染區域而引發哮喘和其他疾病導致工作缺席以及生產力下降的研究。
五、預防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影響的措施
研究指出,在亞洲一些發展中國家,盡管開展大氣污染健康效應研究的能力在逐步提高,但是仍受限于環境和公共衛生基礎設施不足。雖然這些國家大氣質量監測網絡已有所完善,但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健康效應研究和健康影響評估,仍有必要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城市大氣質量監測。同時,在大氣質量監測、暴露評價和環境流行病學方面也需要更多經過良好培訓的專業技術人員。
同樣重要的是,一些國家在開展這方面研究時,相關部門的有機聯系不夠。在進行健康效應研究中,有必要加強健康和環境領域科學家與公共部門的合作。
上述不足,是妨礙環境健康研究的一個主要方面。從廣義上講,這些不足也妨礙了制定適當的和有科學依據的公共衛生政策。
世界各地已經采取了許多措施,以幫助人們減少暴露在空氣污染環境中,這些措施同樣適用于中國。包括使用更清潔的燃料,提高柴油車和汽油車的尾氣排放控制技術,提高發電廠和工廠的排放控制技術,改善家庭烹飪用的燃料和爐具(可以同時有利于改善室內和室外的空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