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陸良八老”的13.6萬畝樹林
2012-04-25

“陸良八老”的13.6萬畝樹林

2012年04月25日      來源: 光明日報

  有這樣八位老人,他們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喀斯特山區,植樹護林31年,建成7400畝林場,累計承包植樹造林13.6萬畝;又用20年時間守護著這片繁茂的森林。
  
  他們,就是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龍海鄉8位年逾古稀的老者,當地人親切地稱呼他們“陸良八老”。在喀斯特山區石漠化嚴重的“渣子山”、“石頭山”上,“八老”堅持了31年。今天,當年的壯漢已全部白發蒼蒼。
  
  人們會記住這8位老人:云南省曲靖市陸良縣龍海鄉樹搭棚村王小苗、王家云、王云方、王開和、王德映、王家壽、王家德、王長取。
  
  花木山精神
  
  1980年年末,花木山滿眼荒蕪。在“陸良八老”之一王小苗的召喚下,出于朋友、兄弟情誼,有7個人欣然應允,加入了他的種樹隊伍。從揮起鋤頭鑿開第一個樹坑起,這八位漢子或許未曾想到,此后漫長的人生歲月里,他們將始終與這座山、這片林為伴。
  
  陳舊的工具,光禿禿的石頭山,一鋤頭下去,沒鑿開坑,卻與頑石相碰,火星四濺。“陸良八老”都清楚地記得,山石太硬,一把新鋤頭挖不了幾個坑就要報廢。等千辛萬苦地挖好樹坑,把樹種撒進去,又遲遲不見種子發芽。刨開樹坑一看,樹種已不翼而飛。“山上的小鳥、老鼠常常過來禍害,一不小心樹種就被它們偷吃了。”
  
  為了保證合適的時節,王小苗等人選擇在冬季上山。海拔2000多米的花木山上天寒地凍,他們只能在山上臨時搭就的簡陋棚子里入睡,第二天一早,就得冒著嚴寒挖樹坑、填埋土壤。花木山終年缺水,所種樹苗只有等雨水來澆灌。每到雨季來臨之時,為了保證樹苗的成活率,他們只能一次次地冒雨栽種……
  
  老人們回憶,剛上山的時候,當年他們要么光著腳,要么穿著皮草鞋(用舊輪胎皮做底的草鞋)。雜木的刺、鋒利的石頭邊常常劃傷腿腳,但天長日久,腳上的皮膚磨出深褐色的老繭,硬得用針扎也難扎進去了。
  
  有一次,王小苗病了,三天水米未進。山上無醫無藥,王小苗咬牙撐著。第三天中午巡山時,他一屁股坐在一棵樹下就睡了過去。王德映見情況不妙,趕緊下山找來小馬車,將王小苗送進縣醫院。
  
  8個人在花木山植樹造林7400畝,成活率達95%以上。為了紀念大家的艱辛付出,8個人一致同意,將這片林子取名為“花木山林場”。
  
  把深情融入巡山護林
  
  “花木山林場”建成之后,一段時間里,8個人自然而然轉變身份,成了護林員。他們一直守在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林場里,巡山、護林。
  
  在荒山上植樹造林艱辛,而且報酬微薄,但“陸良八老”仍然決定干下去的原因很樸素:“雖然苦,但算下來,上山種樹每天還能賺7毛錢。”其實,上山種樹之初,誰也沒辦法保證他們每天都能掙到7毛錢。而且,種的樹若不能通過林業部門驗收,他們的全部辛苦將化為烏有,一分錢都拿不到。
  
  種樹的那些年里,王長取說自己“基本不怎么回家”,白天山上種樹,晚上睡在山里。為了趕時間挖樹坑,保證下一年雨季來時能及時把樹苗種上,王長取曾連續5年沒有回家過春節。曾經的辛苦,老人已經不愿再提。他只記得,當初自己連山洞里都住過。碰上冬天山上下雪,他只能裹著一床單薄的被子,在寒冷中度過漫漫長夜。第二天一早,爬起來,他又開始種樹了。在石頭荒山上“見縫插針”般的挖坑、種樹經歷,王長取一直不曾忘記。每當巡山時看著眼前一棵棵拔地而起的高大松樹,他就覺得心里很踏實、很高興。
  
  王云方如今84歲,已經直不起腰來了。幾成弓形的身體,借助一根拐棍的支撐,一步步挪動著。王云方說,跟隨王小苗種了30年的樹,他幾乎沒怎么管過家里的大小事務。甚至連兒子蓋新房、娶媳婦的大事,他都沒有怎么出過力。王云方一直覺得,自己“作為父親很無能,沒擔負起一名父親應盡的責任”。
  
  王德映,78歲,一位有著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自從30年前選擇上山種樹那時起,就基本上顧不得家里的小腳老伴了。而今,老人說他因為家庭經濟原因,遇到感冒時一般都舍不得花錢買藥,每次都靠自己上山采藥“發發汗,扛過來”。
  
  王小苗,72歲,“陸良八老”的領頭人。1983年暑假,王小苗17歲的大兒子突然發燒,因無錢醫治去世。王小苗直到10天后,才知道大兒子的死訊。
  
  王家德,79歲,每天得下地干活養活不能動彈的老伴。他盼著80歲趕快到來,因為這樣就可以得到政府每年360元的補貼。
  
  王家壽,78歲,看起來已經十分消瘦了,一張滿是褶皺的臉龐上遍布老年斑。因為罹患嚴重氣管炎,這幾年來,老人的身體每況愈下,與人談話時,幾乎每隔幾分鐘,便會發出一陣陣劇烈的咳嗽。
  
  8位老人老了,但在他們守山護林的這些年里,整個花木山林場沒有發生過一起山火,沒有發生過一起偷砍盜伐事件。
  
  “陸良八老”感動了很多人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年年有災情”,這是流傳在龍海鄉的順口溜。說的是沒有樹的年代,龍海鄉雹災不斷、旱情不斷。今天的龍海鄉,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6.3%,居全縣各鄉鎮之首。“陸良八老”帶頭種下的樹,留住了鳥兒和泉水,生出了菌子和鮮花,阻斷了冰雹的襲擊。因為減少了天災,這里的農民放手發展烤煙、蔬菜,在林子里養雞喂兔,去年,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800元。就是在遭遇到百年不遇的持續干旱的今年,龍海鄉核桃村響水箐的泉水仍然沒有斷流,供應著4000多人的飲水。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被“八老”樸實執著的精神所感動。2012年3月8日,昆明市西山區西華園小學的師生們為了使“陸良八老”的晚年生活少一份憂愁,進行全校募捐活動,并將全校759名師生的愛心款直接送達“八老”手中,善款總額為11666.8元。
  
  老人們生活有困難,當地政府一直在幫助他們,幫助老人們償還了植樹債務、協調解決了老人養殖資金困難、安排文明單位對老人進行一對一的幫扶、定期體檢并免去今后的治療費用。2012年3月29日,曲靖市委、市政府決定獎勵“陸良八老”每人6萬元,共計48萬元;并決定授予“八老”帶頭人王小苗“當代愚公”榮譽稱號。
  
  近日,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驅車3個多小時來到陸良縣花木山林場,專程看望慰問并重獎8位31年堅持造林護林的老人,秦光榮代表云南省委向“陸良八老”每人頒發8萬元現金獎勵。
  
  王小苗們轟轟烈烈種樹的時候,村里有好些人出去做建筑工。8個人中,好幾個都會點石工、泥工。有人勸過他們,轉行干點別樣,比種樹輕松、來錢。現在,左鄰右舍都開始過上了好日子,可8位老人的家依然沒有多大變化。可問起家境,幾位老人幾乎異口同聲:“可以,可以,中等,中等!”就像沒有叫過苦一樣,他們也沒有叫過窮。
  
  據悉,“陸良八老”種下的13.6萬畝樹林已全部無償捐獻給當地政府。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