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劃分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
2012年05月14日 來源:華商報
華商報訊 今年,陜西全省劃分出34個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占全省國土面積的92%。陜西省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2855處,直接威脅人口60余萬人。其中威脅1000人以上的點68處。省國土資源廳表示,陜西省泥石流、滑坡、崩塌的主要防范期為6月到9月。
去年全省發(fā)生地質災害667起
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1年,全省共發(fā)生地質災害667起,同比下降43.8%;因災造成的人員死亡或失蹤同比下降74.1%。陜西省還成功預報地質災害52起,避免了3332人的人員傷亡和8000多萬元經濟損失。省國土資源廳初步預計,2012年全省地質災害發(fā)生頻度、密度和造成的損失呈增大趨勢,地質災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發(fā)性地質災害為主。
按照計劃,今年各市避災的搬遷戶及人數(shù)有所不同,其中西安1912人、銅川2743人、寶雞396人、咸陽427人、渭南521人;漢中10.3萬人,安康11.4萬人,商洛7.8萬人;延安3.06萬人、榆林5.74萬人。
這些地方重點防范
根據省國土資源廳的提示,這些地方應重點防范。
礦區(qū)及集中開采區(qū):神府、榆神、榆橫、子長縣、黃陵縣、銅川市、蒲白、澄合、韓城、彬長煤礦區(qū)極易發(fā)生地面塌陷和地面裂縫;寧強縣黎家營錳、鉛鋅礦區(qū),勉縣茶店磷礦區(qū),留壩縣螞蝗溝大理巖礦區(qū),鳳縣鉛鋅礦區(qū),太白縣雙王金礦區(qū),旬陽縣南沙溝、關子溝鉛鋅礦區(qū),洛南縣黃龍鋪鉬礦區(qū)、陳耳金礦區(qū),柞水縣大西溝鐵礦區(qū),潼關縣、華陰市金礦區(qū),易發(fā)生泥石流、礦渣水石流、滑坡等災害。
鐵路:寶成線鳳州-陽平關段;陽安線陽平關-勉縣段;襄渝線安康-南溪溝段、紫陽-梁家壩段、旬陽-白河段;西康線柞水-安康段;隴海線拓石-建河段、華山-潼關段;包西線蒲城-富縣段、延安-綏德段;神朔線店塔-神木北段、神木北-府谷段;寧西線渭南-商南段;太中銀線吳堡-子洲段。以上線路處于秦巴山區(qū)和陜北黃土高原溝壑地區(qū),若遇暴雨、連陰雨,有可能發(fā)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公路:包茂高速G65靖邊-安塞段、黃陵-銅川段、小河口-安康段;京昆高速G40戶縣-洋縣段。國道G316酒奠梁-河東店段;G210清澗-延川-寶塔區(qū)姚店段、長安區(qū)灃峪口-寧陜縣廣貨街段、西鄉(xiāng)縣古城-鎮(zhèn)巴縣漁渡鎮(zhèn)段;G108周至-佛坪段;G307綏德-吳堡段。省道S207嵐皋-鎮(zhèn)坪段、S203商州-山陽段、S301神木-府谷段,縣道X206平利-鎮(zhèn)坪段。這些公路位于秦巴山區(qū)或黃土梁峁區(qū),修路砌坡造成的不穩(wěn)定邊坡較多,若遇暴雨、連陰雨,局部地段可能發(fā)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