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蓋河流域源頭保護工程啟動
2012年05月17日 來源:正北方網
一年栽植6萬畝,5年栽植30萬畝,再造一座相當于寶格達山林場現有林地面積的烏拉蓋河源頭保護工程,于今年4月25日在東烏旗寶格達山林場啟動。這也是我盟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烏拉蓋河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大內陸河,也是東烏旗境內的主要河流,該河發源于寶格達山。寶格達山林場現有林地29萬畝、宜林地72.5萬畝,森林覆蓋率26.5%。2007年,該林場升為自治區級森林公園,2010年通過國家評審,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并命名為寶格達山烏拉國家森林公園。
寶格達山在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流域范圍內的生態環境質量直接關系到全盟特別是東部區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各族群眾的長遠利益。近年來,由于持續干旱、人為因素等原因,導致烏拉蓋河源頭水源涵養能力減弱、河流流量減少,甚至出現斷流現象,森林、草原、濕地生態系統以及流域內生態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保護和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自然資源意義重大。
盟委、行署對濕地資源及內陸河流生態建設與保護工作高度重視。2011年9月18日,盟委書記白向群在東烏旗調研期間,考察了寶格達山林場和烏拉蓋河源頭后指出,烏拉蓋河作為錫盟最大的內陸河,流域內生態環境質量直接關系到全盟特別是東部旗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各族群眾的長遠利益。實施烏拉蓋河流域水生態保護工程,對于保護烏珠穆沁草原乃至錫盟東部草原生態,為東部旗區產業發展提供水資源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即主持召開會議,研究決定實施烏拉蓋河流域源頭保護工程,在烏拉蓋河流域源頭建設總面積30萬畝,以適宜本地生長的云杉、樟子松、落葉松、楊樹、山杏為主,營造片狀純林、帶間混交林。
據專家分析,屆時,枯枝落葉葉層的形成使徑流速度降低80%以上,從而直接阻延徑流速度,水源涵養能力將明顯提高,進而改善烏拉蓋河源頭小氣候,形成良好的區域生態環境。
為了更好地推進寶格達山林業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東烏旗積極引進實力強的造林企業,提高準入門檻,積極對接造林企業,簽訂了6.2萬畝造林合同;協助盟設計部門完成2012年人工造林作業設計現地調查工作,編制完成了《烏拉蓋河源寶格達山林業生態保護建設工程2012年作業設計》,并于今年1月15日進行了公開招標,11家綠化公司和1家監理公司中標;推進宜林地劃分工作,大力清理外來戶;進一步加強防火工作,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力度。
為全力抓好工程建設,寶格達山林場積極對接各中標企業,要求其在4月中旬完成合格苗木訂購、人員調度、機械購置、后勤保障等各項工作,確保造林季節來臨及時開工。支持企業打井、鋪設管道,鼓勵企業采用生根劑、保水劑、營養液等技術措施,保證苗木成活。實行場領導包地塊制度,及時掌握施工情況。組織技術人員下到造林第一線進行技術指導和服務,認真把握整地、栽植等關鍵技術環節,嚴格按作業設計和項目技術要求施工,按標準驗收,整地完成后及時組織檢查,質量合格的才能進行栽植,充分保證植樹造林質量。抓好苗圃建設,今年力爭苗圃基地規模達到2000畝以上,其中,大棚育苗基地力爭達到500畝,群眾參與大棚育苗項目力爭達到30戶、100畝。同時,積極開展2013年造林前期工作。
東烏旗旗長賀希格布仁在談到該項工程時說:“寶格達山林場現有林地面積29萬畝,以每年6萬畝的速度推進,5年后等于再造一座寶格達山林場。屆時,對于改善烏拉蓋河源頭生態功能、增加烏拉蓋河流量、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