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中國西部沙漠耕耘綠色
2012-06-05
6月5日,世界環境日,26歲的治沙志愿者邱文暉正忙著撰寫一個生態造林項目的實施結果報告。整理幾天前在庫布齊沙漠腹地拍攝的照片時,看到沙漠綠洲里的綠樹,他的臉上不由得露出微笑。
庫布齊沙漠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總面積約145萬公頃,是中國北方沙塵暴源頭之一,也是距離北京較近的沙漠。近年來,中國通過實施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生態建設項目,使當地生態惡化趨勢減緩,局部環境好轉。
與此同時,中外志愿者常聚于此,通過捐資、做義工、義務植樹等方式,為改善生態環境作出努力,邱文暉就是這些志愿者中的一員。
2009年,這名來自福建農村的北京大學英語專業畢業生,放棄了在中國東南部發達城市的工作機會,加入內蒙古達拉特旗庫布齊地球生態村沙漠綠化項目,成為一名項目執行人。2年多來,邱文暉參與策劃落實的沙漠綠化面積近1000公頃。
一年中,邱文暉至少要在沙漠里呆上三四個月,這讓他對沙漠、沙塵暴有了更深的了解。“沙漠的力量太強大了!我想去更多地了解它,而后更好地治理它。”他說。
也許出于對自然的敬畏和追尋生命的意義,邱文暉本打算志愿服務一年,卻堅持了2年多。當被問到今后打算時,他對未來似乎沒有太多規劃,“先把這一年干好吧,庫布齊沙漠里,還有很多工作等著我去做”。
據了解,邱文暉所在的庫布齊地球生態村團隊正式成員有8人,目前負責運行各類沙漠綠化項目9個,綠化面積4000多公頃,最長的項目時間已超過10年。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和各類民間公益組織的努力下,中國正在持續實現荒漠化趨勢逆轉。根據第四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監測的結果,從2000年至2004年,中國荒漠化土地年均凈減少7585平方公里,2005年至2009年年均凈減少2491平方公里。
對于上述數據,64歲的綠色生命組織理事長易解放記得非常牢固,從這些數據中,她深切感受到生態志愿者的努力。綠色生命組織由旅居日本20余年的華僑易解放和她的日本友人發起成立,主要在中國的荒漠化地區開展植樹造林等公益活動。
這幾天,易解放和500多名志愿者剛剛完成在內蒙古磴口縣的2012年度梭梭林種植項目實施工作。2011年,綠色生命組織與內蒙古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磴口縣政府簽訂協議,約定該組織從2011年至2020年分期援建磴口縣1萬畝生態林,幫助當地改善生態環境。
目前,援建磴口縣梭梭林的建設項目已經完成2000畝,并且正在向社會各界募集資金,用于購買樹苗、購置灌溉設備、做固沙草方格和人員雇傭等。
中國西部治理沙漠化的行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志愿者。據初步統計,僅在易解放負責的生態項目中,志愿者人數就由2004年的十幾人增長到目前的500余人,捐款援助苗木者更是“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