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或將導致地球生態崩潰
2012年06月14日
據《舊金山紀事報》報道,來自五個國家的22位科學家日前警告,如果氣候變化尚不足以對地球構成危險,那么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和破壞棲息地等因素正加速全球的生態崩潰,世界各國不能對此視而不見。
氣候變化正在使全球氣溫上升,同時對海平面、植被和野生動物也產生大規模影響。其它人為引起的變化也在發展過程中。目前全世界人口規模為70億,到本世紀中葉將會超過90億。
與此同時,人類正逐漸占據越來越多的空間,用于建造城市、開拓農田。人類活動所占據的地球表面積已從43%增長至50%。此外,人類使用化石能源的過程中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使海洋酸化,并逐步侵蝕著海底世界的生物群。
科學家們表示,政府領導力、能源創新和環境行動可以阻止情況惡化。人類污染了地球,但是人類也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地球有可能再次遭遇類似冰河世紀的厄運。上一次冰河世紀的特點就是經歷了一個溫暖—寒冷—溫暖的氣候循環,導致物種滅絕并最終徹底改變了地球生物。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安東尼?巴諾斯基(Anthony Barnosky)表示,人類有可能迅速且不可逆轉地改變地球,并進入一個人類未知的狀態。
然而,預防性措施也并非輕而易舉,尤其是目前各國正深受經濟衰退的困擾。所有改變都將具有重要意義,例如:人口增長驟減將與社會習俗、宗教和衛生保健緊密聯系;節約能源需要投資和習慣改變;為保護野生動物對未開發地區實施更多保護等。
本次提議是為6月22日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里約 20”峰會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