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區和行業環境政策不同
2012年06月18日
“現在太湖地區排放標準太高了,光電鍍標準就有56條,原來鎳的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是1.0mg/L,現在提到了0.1mg/L,提升10倍之多。環保投入這么大,我們快被逼走了。”浙江省平湖市一家臺資企業老總訴苦。
“這就是差別化環境政策的倒逼作用。”湖州市環保局行政審批處處長邵學紅說。
《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提出,要堅持因地制宜,在不同地區和行業實施有差別的環境政策。
如今,差別化環境政策已經由文件走向了實踐。
■為什么實行差別化環境政策?
長期以來,環境政策的制定相對宏觀,在環境管理越來越精細的今天,有些政策缺少針對性。針對這種情況,國家提出實施差別化環境政策,標志著我國環境管理走向精細化。
地域的差異決定了必須實行差別化環境政策。
我國幅員遼闊,有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四類主體功能區域,十幾個重要城市群和產業帶,300多個生態功能區,十大水系,數以百計的能源、礦產、糧食、經濟作物基地。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環境容量和生態狀況都有很大差異,制定環境政策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因素。
例如,國家對東、中、西部不同省市制定了差異化的減排目標;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率先實施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減少酸雨、灰霾現象;完成環渤海、成渝等五大區域重點產業發展戰略環境影響評價;按照“一湖一策”、“一河一策”思路對重點流域進行治理。這些都是在根據不同地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環境政策。
行業之間的差異也要求實施差別化環境政策。
不同行業對環境的影響不同,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資源再利用及循環經濟產業、環保先進技術研發產業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制定政策時應適當從寬。火電、鋼鐵、有色、化工、造紙、印染、危險化學品等行業,污染排放貢獻大、環境風險大,在政策制定時則應適當從嚴。
在國家層面上,“十一五”期間,國家加大了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的淘汰關停力度,全國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7683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鐵產能1.2億噸、煉鋼0.72億噸、水泥3.7億噸。
同時,針對重金屬行業污染重、危害大的特點,國家實施了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調整涉重金屬企業布局,提高準入門檻,有效減少重金屬污染危害。
地方層面也在積極探索和實踐。
浙江、江蘇兩地就對環太湖區域實行了差別化環境政策。對環湖企業進行了提標改造,實行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從源頭上進一步壓減排污總量。
浙江省對電鍍行業給予了“特別關照”。嘉興市環境監察支隊副支隊長陶巖英介紹說:“電鍍污水和普通水外觀差別不大,目測很難識別。所以,我們針對電鍍行業想了不少招兒。”嘉興市要求,電鍍企業廠房都要建到二樓以上。“這樣能保證管道不走地,一目了然,防止設暗管偷排。”
“這應該算是我們地方層面上實行的行業差別政策吧。”目前,這一“土方法”已經在浙江省內廣泛應用,收效顯著。
■寬嚴標準怎么定?誰來定?
“哪項政策從寬、哪項政策從嚴?不是拍腦袋決定的,而是要服務于國家大政方針。”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說,“同時,要基于經濟社會承受能力、技術可達性、區域或行業特殊性等因素來明確寬嚴標準。”
從寬從嚴要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國家重點地區經濟發展規劃及環保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相關要求和部署來定。
西部地區生態脆弱,是國家的重要生態屏障,就要堅持生態優先;中部地區則要有效維護區域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維持環境質量總體穩定;東部地區經濟發達,環境容量有限,就要大幅度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差別化環境政策由誰來制定?總體上看,有差別的環境政策原則上應該由國家負責制定,因為國家可以從全局長遠角度來考慮問題,使全社會的環境福利水平達到最大和最優。
“當然,地方也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制定出更加符合地方實際的寬嚴標準。例如,在一些社會經濟發達、對環境質量要求高的地方,可以實施嚴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標準。”王金南說。
山東省先后發布實施了15項分階段逐步加嚴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形成了覆蓋全省的地方性排污標準體系。其中,南水北調沿線排污標準中化學需氧量最高嚴于國家行業標準6倍多,氨氮最高嚴于國家行業標準7倍,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排放濃度較國家標準最高加嚴了兩倍。
■差別化政策效果如何?
“差別化環境政策更有針對性,更有利于解決問題。”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說??梢愿鶕Y源環境中的“短板”因素確定可承載的經濟規模、人口規模以及適宜的產業結構,從源頭上防止生態環境惡化。
國家嚴控“兩高一資”行業增長,采取“區域限批”、“行業限批”等措施,“十一五”期間,拒批投資近3.2萬億元的“兩高一資”建設項目。
“太湖流域實施流域提標改造后,一些小規模、技術落后的生產企業,覺得花大價錢投入治污不值得,而不得不搬遷到其他地方,有的甚至‘關門歇業’。”邵學紅介紹。經過幾年的整治,湖州市主要入湖口全都達到了Ⅲ類水質,有的甚至達到了Ⅱ類標準,入湖水質明顯改善。
山東省對電解鋁、鐵合金、鋼鐵、水泥等八大高耗能行業執行差別電價后,在價格的引導下,部分高耗能企業實現了關停并轉,超能耗加價企業主動采取措施,降低了能耗。
實施差別化環境政策提升了管理績效。解決任何問題都必須抓住影響目標實現的關鍵環節,解決環境問題也不例外。王金南舉例說:“火電行業是二氧化硫的最主要排放源,要減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抓住火電這一重點行業,就等于牽住了‘牛鼻子’,抓住了關鍵。”
得益于對重點行業實施的差別化環境政策,2010年,全國造紙、化工和紡織行業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比2005年分別下降73.9%、66.7%和50%,電力、非金屬礦物制品、黑色金屬冶煉行業二氧化硫排放強度分別下降72.5%、58.1%和50%。
差別化環境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目前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里所說的差別化環境政策基本上還處于概念描述,更多的還是一種理念,缺乏專門的、針對性的、差別化的政策方案。所以要加快制訂有針對性的、可實際操作的差別化政策方案。“否則,實施差別化環境政策將會永遠停留在政府文件層面上。”王金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