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稀土開發不能再透支生態成本
2012-07-03

稀土開發不能再透支生態成本

2012-07-02   來源:中國環境報第1版

  觸目驚心的衛星圖片
  
  “僅贛州地區因稀土開采而造成的區域性生態破壞面積,10年間擴大了5倍。”
  
  在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寬敞的會商大廳,巨大的屏幕上一張張稀土開采礦區生態破壞的衛星遙感照片和航拍照片觸目驚心。衛星環境應用中心萬華偉博士邊演示邊作說明。
  
  他指著大屏幕上的圖片告訴記者,這是一張江西稀土礦區的衛星遙感照片,這個礦區由于長時間的非法開采,導致滑坡,開采后的廢石、廢土堵塞了十幾公里長的礦區,泥石流隱患很大。“從這個照片上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開采處的巖石裸露,地表植被和水體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萬華偉博士說。
  
  在一張2010年拍攝的顯示定南縣北部地區的衛星圖片上,不足2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分布有117個采礦區,破壞面積達28平方公里,生態破壞面積達到14%。與2005年這個區域的衛星遙感監測照片進行對比后會發現,2005年生態破壞面積為16平方公里,5年內生態破壞面積擴大了75%,新增采礦區域20余個,其中不僅有原地浸礦工藝,而且仍存在生態破壞更為嚴重的池浸工藝。
  
  另兩幅龍南縣北部稀土開采區的衛星對比照片清楚地顯示,稀土礦開采生態影響區域面積由2005年的23平方公里增加為2010年的45平方公里,新增采礦點10余個,均為原地浸礦工藝開采。
  
  在北方,內蒙古白云鄂博礦區的衛星監測圖片顯示,生態破壞的情況同樣十分嚴重:2000年,這一地區有4個開采區域,均為露天開采,面積為32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開采區面積達到21平方公里;2010年衛星監測到6個開采區域,總面積擴大到47平方公里,開采區域面積增加,新增兩個開采區域,一個為13平方公里,另一個約為1.6平方公里。
  
  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主任吳國增告訴記者,這些衛星遙感照片是環境保護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全國生態環境十年變化(2000~2010年)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礦產資源開發生態環境十年變化調查與評估》專題的初步遙感調查結果的一部分。
  
  談到稀土開采對生態環境破壞的嚴重程度,他以江西贛州地區為例介紹說:“衛星環境應用中心根據衛星監測的結果分析,處于江西贛州國家級稀土規劃區的7個縣(龍南縣、尋烏縣、定南縣、贛縣、安遠縣、信豐縣、全南縣)內,因稀土開采而造成的區域性生態破壞面積2000年為32平方公里,2010年達到了153平方公里,10年間擴大了5倍。”
  
  “贛州市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南嶺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的8個縣(定南、龍南、全南、尋烏、安遠、大余、崇義、上猶縣)內,因稀土開采而使區域生態受到影響的面積2000年為25平方公里,2010年達到了123平方公里。圖片顯示開采區的表層植被受到破壞,和遠處郁郁蔥蔥的樹木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在開采區甚至造成了寸草不生的觸目驚心景象。”
  
  稀土開采的環境代價十分慘重
  
  “我們用我們的生態環境為別人打了工,賺了很少的錢,得到的是短期利益,剩下的是長期爛攤子。”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稀土礦多為多種金屬的共伴生礦,目前稀土開采技術落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且私采濫挖、浪費資源、走私等情況依然猖獗。目前國有企業稀土開采的噸回收率僅為60%,大型的民營企業回收率只有40%,一些私采濫挖的礦山甚至只有5%。寶貴的戰略性稀土資源被大量浪費,肆意破壞。南方離子型稀土礦生產1噸稀土氧化物要消耗7噸左右的強酸,開采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氨氮、重金屬等污染物,冶煉分離過程中產生大量有毒的氣體、廢水、放射性廢渣等污染物,并由此引發巨大的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在接受中國環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稀土開采付出的生態環境代價十分慘重,必須加強監管,及時恢復治理,并切實提高稀土行業的生態環境門檻。
  
  據了解,我國以占全球36%的稀土儲量,提供了占全球95%以上的稀土供應量。同時,由于管理混亂、私采濫挖、惡性競爭,并沒有獲得應有的收益,相反還帶來了極大的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破壞容易治理難,要想整治濫采稀土帶來的環境破壞,需要付出比收益大得多的代價。
  
  贛州市生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贛南山區是章江、貢江、東江等重要水系的源頭,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重要生態屏障,在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根據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贛州市有8個縣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南嶺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而這一地區正是南方離子型稀土礦開采的重點地區。據初步測算,僅贛州一地因為稀土開采造成生態破壞所需的礦山生態恢復性治理費用就高達380億元。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稀土開采所獲得的經濟收益,2011年江西省稀土企業全年稀土主營收入329億元,利潤僅為64億元,而這一利潤已經居稀土行業首位。如果要恢復到未開采稀土前的狀態,整個贛州市的稀土礦區至少需要1000億元資金。而贛州市在2011年的財政總收入只有180.32億元。在生態保護領域,目前已經形成非常強烈的共識,即“我們用我們的生態環境為別人打了工,賺了很少的錢,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得到的是短期利益,剩下的是長期爛攤子。得不償失。”“濫采稀土給當地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如果這種情況不加以改變,稀土的生產肯定是不可持續的。”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