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食魚翅能否真正挽救鯊魚
2012年07月04日
拒翅為什么首選深圳?
因為它毗鄰香港,環保方面也應向香港看齊
5月28日,由近百個機構與個人聯合倡導的“深圳,成為零魚翅城市吧!”的聯名建言信被提交給了廣東省深圳市政府。之所以建議深圳成為零魚翅城市,理由之一是,“深圳毗鄰香港,在環境保護方面也應該向香港看齊。”
在中國并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要禁止吃魚翅,在全國諸多大型城市當中,深圳憑什么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一個零魚翅的城市呢?
在“深圳,成為零魚翅城市吧!”的聯名建言信當中,活動召集者贊譽深圳是一座開拓和創新的城市,未來深圳應該成為生態之城和綠色之城。不過具體而言活動召集者更看重的是深圳近年來政府和企業等主流力量在拒絕魚翅方面發出的聲音,這是深圳被看好的原因。
在這封建言信中,所要達到的效果在于讓深圳市政府主辦的宴席拒絕魚翅,深圳市政府接待辦套餐刪除魚翅,以及深圳市政府公務員參與其他主辦方組織的宴席時,拒絕魚翅。深圳市綠色飯店將禁止銷售魚翅納入飯店評價標準中,還有深圳市企業商宴拒絕魚翅。
2009年4月22日為第40個世界地球日,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攜手野生救援協會聯合發起的“保護鯊魚,拒吃魚翅”公益倡議行動中,萬科董事長王石等代表數百名企業家呼吁,從自身做起“保護鯊魚,拒吃魚翅”。
2011年4月舉辦的深圳IT高峰論壇上,中國所有知名的IT領袖都會到深圳去。開會之前,市政府就事先跟組委會打了招呼,“大家放心來,深圳市政府的宴會上沒有魚翅。”
此次活動是由阿拉善SEE生態協會/SEE基金會、達爾問自然求知社、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聯合發起的,并得到了中國飯店協會綠色飯店辦公室和國際人道對待動物協會(HSI)的大力支持。活動倡導者之一的有關負責人王雪告訴記者:“我們看重深圳靠近香港的關系,因為香港在拒絕魚翅方面開展了幾次成功的活動,效果不錯。”
香港魚翅貿易額占全球50%,近幾年,香港的政府部門及一些社團、個人聚餐都主動減用魚翅,多用燉湯代替。3年來,香港魚翅銷售額下跌約15%。深圳的環保組織也與香港的環保組織攜手,借鑒經驗甚至可能直接照搬香港模式。
這封建言信在微博上引來眾多網民的轉發和呼應,許多網民也加入拒吃魚翅的行列中。據目前顯示的簽名數量來看,已經有超過100家的組織與相當多的個人參與簽名,簽名還在增加當中。
有意思的是,目前上海、大連、成都、太原網友,也紛紛表態希望競爭國內第一個“零魚翅城市”。
請客為啥要吃魚翅?
并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它上檔次、有面子
在深圳,賣魚翅干貨的市場有不少,在東門海味市場和福田農批市場,魚翅市場相當混亂,魚翅價格五花八門,低的有十多元一斤,高的達數千元,甚至上萬元。
在一家海鮮商店的貨架上擺著各種各樣的魚翅,有的寬有的窄、有的長有的短,牙劍翅、金鉤翅、海虎翅、青片翅等等七八十種魚翅,但包裝袋上都沒有廠名廠址和食品認證標志。
雖然都叫“魚翅”,但真貨、假貨品質檔次差很遠。老板介紹說,那些塊狀的,大小不一的,樣子不太好看,都是真魚翅,而那些粉絲狀的,看起來相當華麗漂亮的,都是假的。
“進口的貴一點。”老板說,真魚翅價格由每斤1200元至4000元不等。在貨架底層,幾十袋發黃的類似粉條的東西,包裝袋上印有“人工合成翅”的字樣,就是假魚翅。老板說,很多酒店采購過來就買淀粉做的假魚翅,這種“人工合成翅”銷量很好,平均每天都能賣出去幾百斤。
目前,在一些高檔飯店里,魚翅、鮑魚等菜品仍是他們重點推介的高檔菜肴。在福田一家連鎖潮州菜飯店提供的菜牌上,林林總總的魚翅菜品有滿滿的一頁之多。
在福田區新洲一帶,不乏以“魚翅海鮮”命名的酒樓、甚至把碩大的魚翅作為鎮店之寶招徠客人。
對于“零魚翅”的說法,這家連鎖潮州菜飯店領班經理劉小姐表示并未聽聞,而對于這家餐館是否將取消相關菜品的問題,她表示,魚翅等菜品一直是她們店最受歡迎的菜品之一,是否取消要看公司的安排,目前并未接到相關通知。
正好前來訂房的宋女士告訴記者,自己本身并不愛吃魚翅,也支持“零魚翅”活動,但若是宴請的賓客喜歡,就不得不點這些菜,而且選在這里請客就是圖這里檔次高,若是魚翅等菜品都沒有的話,會顯得沒面子。
“婚宴有魚翅已經成為一種傳統和習慣,如果不給客人吃魚翅,會被人笑話‘寒酸’,主人家就太沒有面子了。”一位餐館的領班告訴記者。
鯊魚兇殘就該吃?
如果鯊魚滅絕,食物鏈下游物種將受嚴重影響
“鯊魚是兇殘的動物,我們為什么不能吃它們?”盡管不少市民都認為吃魚翅殺鯊魚是“很殘忍的事”,同樣,也有不少市民認為,鯊魚是兇殘動物,吃掉也無所謂。
“這是公眾對鯊魚和魚翅的認識存在的誤區。”一位長期保護海洋動物的民間環保組織工作人員表示,鯊魚的種類有400多種,其中90%以上對人類是不具危險性的。尤其是現在擺在各大酒店櫥窗中的“天九翅”,它的主人名叫鯨鯊,是目前世界上已知體型最大的海洋魚類,性情溫和,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中,雖然它們有寬大的嘴,卻主要以小型動植物為食。然而它們正因為自己的魚翅能賣到二三十萬的價格而慘遭大量捕殺。
當水產貿易商從魚翅貿易中獲利,當食客在瘋狂地享用魚翅的味美時,有一個被忽視的問題是,全球究竟有多少條鯊魚?每年有多少鯊魚被捕殺?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漁業部門2010年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在2000~2008年期間,每年平均有近82.44萬噸鯊魚被捕撈。
但是,一些民間環保組織則持不同意見,認為每年被捕的鯊魚維持在1000萬條左右。也有民間環保組織認為,這些數字過低,每年約有1億條鯊魚淪為食客餐桌上的盤中餐。但是,引用最多的數據是,每年約有2600萬~7300萬條鯊魚因為其貴重的魚鰭成為犧牲品。這一結論源于美國夏威夷大學及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合作進行的研究。
“瀕危狀態的鯊魚處于海洋生物鏈中的最高層,對保持海洋生態平衡起著關鍵的作用。有很多的科學數據表明,如果是鯊魚這個物種滅絕,食物鏈下游的物種也會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 主席史蒂夫說。
美國一所大學的研究表明,在美國海岸本來有鯊魚的地方,因為被過度捕撈,鯊魚所捕食的魚類數量大爆發。這種魚捕食對象是貝類動物,而當地是以貝類海鮮業為生的,結果因為這個物種大爆發,整個貝類全都被吃掉,造成本來已很悠久的貝類海鮮業全部消失,當地人的經濟和收入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如果消費魚翅繼續下去,鯊魚將在一代人的時間內,也就是二三十年內被捕撈盡。”史蒂夫說。
零魚翅城市可以實現嗎?
雖然面臨很多困難,但必將會進一步推動鯊魚保護工作
6月29日,廣東著名“魚翅皇”世家唯一傳人吳啟承在其所在的餐廳“飪我行”開張當天,鄭重宣布今后將再也不做魚翅,阿拉善SEE生態協會/SEE基金會章程委員會主席任志強親臨現場,為“飪我行”授牌。“飪我行”成為第一家正式掛牌的“零魚翅餐廳”。
近日,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發起“尋找零魚翅飯店”線上活動,鼓勵網友在外出就餐時查看菜單,只要餐廳不售賣或者停售魚翅產品,便可在微博上發布城市+地點+餐廳名稱,并加上標簽#尋找零魚翅飯店#。活動有專人收集數據并制作成“零魚翅飯店”的城市地圖,和網民一起支持餐飲業去魚翅化。
在深圳,彭成海產有限公司、深圳市醉翁亭餐飲發展有限公司兩家公司宣布加入零魚翅飯店行列。彭成海產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徐先生表示,“我們做出禁售魚翅的決定下了很大的決心,最主要還是考慮到企業的社會責任。”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同為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員的全國人大代表丁立國和全國政協委員萬捷再次提交了關于約束魚翅消費的提案,與去年禁止魚翅貿易不同的是,這次希望政府出臺禁止公務和官方宴請消費魚翅的規定。
近日,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已正式發函(國管函(2012)21號)給人大代表丁立國,對他聯合30多位人大代表提出《要求制定禁止公務和官方宴請消費魚翅的建議》表示感謝,并表示有望在3年內發文規定公務接待不得食用魚翅。
不光是在中國大陸消費魚翅,全世界都在消費魚翅。美國夏威夷、加州,加拿大多倫多等地早已立法禁止魚翅銷售。在尚未立法的華人地區,香港半島酒店、杭州黃龍酒店、港澳中心瑞士酒店、金鼎軒餐廳、俏江南等酒店及餐飲業中的代表也紛紛做出禁售承諾。
“盡管現在零魚翅飯店只占很少的比例,實現零魚翅城市的目標還面臨很多困難,還沒有為鯊魚保護帶來顯著變化,但從長期來看,必將推動鯊魚保護工作的進步。”王雪介紹說。
不吃魚翅運動真能挽救瀕臨滅絕的鯊魚嗎?有動物保護專家持有保留態度,他們認為,民間環保組織夸大捕鯊問題,使輿論出現了一邊倒的現象,并沒有真實地反映出漁業的現實全貌。按照國際公約的規定,99%的鯊魚品種都未被列入保護范圍,禁食魚翅并不能解決遭過度捕殺鯊魚的問題,相反會打擊貧困漁民的生計。他們建議,落實更明確的國際捕魚法令,鼓勵不同國家發展生態旅游,才是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