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野生動物收容救助激增
記者昨日從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獲悉,今年上半年,上海共收容救助野生動物374只(條),涉及67個種類,包括不少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被當場放生,有的經治療救助后放生,有的飼養在動物園內。
野生動物保護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市民動物保護意識提高,但非法買賣動物現象有所增加。受此影響,野生動物保護部門收容救助的動物數量增加。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上海共收容救助野生動物440只。
收容救助動物日益增加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共收容救助野生動物374只(條),這其中還不包括王錦蛇、烏梢蛇等市場上常見的蛇類,以及青蛙、蟾蜍等市場上常見的蛙類等。
據介紹,被收容救助的374只(條)動物共有67類,以兩棲類、爬行類及鳥類為主,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公約附錄Ⅰ和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公約附錄Ⅱ動物總共127只(條)。
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馬波介紹說,一級保護和附錄I保護動物包括緬甸蟒、蜂猴等,二級保護和附錄Ⅱ保護動物則包括靴腳陸龜、黑耳鳶等。
據了解,去年全年,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共收容救助野生動物440只(條),而今年上半年就已達到374只(條)。“近年來,收容救助的野生動物呈上升趨勢。”相關人士表示。
來源主要有三大途徑
相關人士介紹說,今年本市收容救助的野生動物主要來自3個途徑,一是市民自己養殖,發現沒有能力繼續養殖后便送給動物園;二是市民野外發現迷途或受傷的動物,以鳥類為主;三是公安等部門查處的非法買賣案件。
今年4月初,有市民將家中飼養的一只靴腳陸龜送至上海動物園,這只陸龜為附錄Ⅱ保護動物;5月初,又有市民將家養的2只亞洲巨龜送給上海動物園,這2只龜同樣為重點保護龜類。“這類市民中,有些是在購買時不知所買為重點保護動物,后來得知,加上家中飼養條件有限,難以滿足龜的生長需求,便主動聯系動物園。”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表示,飼養重點保護動物須有飼養證,“嚴格來說,這類飼養也屬非法。”
動物保護意識提高
為何近年來野生動物保護部門收容救助的野生動物增多?
對此,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站長裴恩樂表示,除了非法買賣現象有所增加、執法部門查處力度加大等外,市民動物保護意識增強,也使得更多動物得到救治。“過去,市民缺乏動物保護意識,在野外發現受傷或者周圍人非法飼養的動物未必會在意?,F在,發現受傷野生動物主動聯系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人多了,舉報非法買賣、飼養野生動物的人也有所增加。”裴恩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