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常食的十大野生動物
2012年07月30日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港人消耗魚翅數量冠絕全球。環保團體29日公布港人常食十大野生動物,當中以魚翅、蛇及龜位列三甲,單是魚翅的消耗量每年多達1400噸,相當于殺害了數以千計的鯊魚。
環保觸覺呼吁港人不要因口腹之欲而進食十大野生動物,并建議港府擴大物種的保護范圍。
環保觸覺約40名義工昨日打扮成十大野生動物,從中環遮打花園到中環天星碼頭,以戲劇形式向途人宣揚保育的重要性。環保觸覺副主席黎名川表示,港人最常進食的十大野生動物及制品為魚翅、蛇、龜、龍躉、魚子醬、藍鰭吞拿魚、蘇眉、禾花雀、熊膽及海馬。他稱,港人每年消耗約1400噸魚翅,而傳統婚宴和中國文化是形成巨大消耗的主因。
黎名川表示,現時不少物種雖獲法例保障,但仍有至少140種以上的鯊魚未受法例保護,正面臨不同程度的絕種威脅。香港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為依據,只是保護3種鯊魚,反映法例不足以保護瀕危動物。他又稱,養殖場亦捕捉野生動物作幼苗,每年約有50萬至60萬條野生幼蛇被捉,并送往廣西“蛇貨倉”。
黎名川表示,港府應制訂相關指引,以身作則避免進食十大野生動物,尤其是魚翅,否則有可能出現絕種風險,令生態失衡。他稱,港府不應只參考國際公約厘訂保護的野生物種,認為可自行擴大保護野生物種的范圍,保育自然生態。他續稱,市民不要為口腹之欲而進食十大野生動物,用餐時應以樸素和簡單的食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