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可做城市防洪“安全閥”
2012年08月01日
7月21日起,北京、河北等地因暴雨引發(fā)的山洪等災(zāi)難被人們所關(guān)注。記者了解到,分布于我省各地的濕地,對排解洪水、緩解旱情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片就是麻大湖濕地公園的核心保育區(qū),你可能想象不到這片廣袤的蘆葦,還能發(fā)揮遲滯流水、防洪防灌的突出作用。”24日下午,在濱州市博興縣的麻大湖濕地公園,博興縣林業(yè)局長石衛(wèi)山指著身后的蘆葦蕩說。
麻大湖是黃河三角洲腹地僅有的一處淡水湖泊,近八成面積生長著蘆葦,是我國北方沼澤濕地類型中的典型代表。石衛(wèi)山介紹,每到夏、秋汛期,麻大湖入湖河流上游水位大漲,小清河洪水也同時襲來,而借助麻大湖廣闊的濕地以及叢生的蘆葦?shù)炔荼局参飿?gòu)成的“攔截網(wǎng)”,洪水入湖后立即會被“削峰”,并順從地穿過湖區(qū),平穩(wěn)匯入小清河入海。
素有“地球之腎”之稱的濕地,日益成為城市防洪的“安全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