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野鴨湖濕地新發現10種鳥類
2012年08月03日
記者從野鴨湖濕地公園了解到,目前,公園記錄鳥類已經由2007年的264種增加到274種。“野鴨湖環境越來越好,人們保護意識的增加是鳥類增加的最主要原因,”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宣教中心副主任方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表示。
栗尾鳽是6月19日最新在野鴨湖發現的鳥類,昨天的采訪中,方春副主任仍掩飾不住當時發現它的興奮,“這對于我來說可是件千載難逢的大事!”方春副主任告訴記者,因為風雨無阻地觀測野鴨湖濕地鳥類,他對其中的所有鳥都爛熟于心,那天第一眼看見尖嘴、栗色羽毛、體型纖細的鳥就激動起來,他兩眼一直盯著它,看到落在樹枝上,5分鐘后又消失在茫茫蘆葦蕩中。這時,他趕緊掏出365天都隨身攜帶的《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在認真對照后確定那就是栗尾鳽,而這是他發現的野鴨湖的第二種新鳥,第一種是4月4日發現的斑頭雁。方春告訴記者,新發現的鳥中,白肩雕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靴隼雕、小鷗、北極鷗、黑鳽這四種鳥在北京是首次發現。另外,還有烏雕、短趾雕、高山兀鷲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鴨湖是鳥類的天堂,也是觀鳥愛好者的天堂,其中有些新鳥是北京觀鳥愛好者發現的,也有國外觀鳥愛好者的心血,這些發現的新鳥基本都有照片或影像資料,能證明它們就在野鴨湖。”方春副主任這樣告訴記者。據統計,現野鴨湖共有鳥類27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39種。
根據市園林綠化局與中國林科院濕地研究所共同起草的《北京市濕地公園發展規劃(2011-2020年)》,本市濕地公園建設擬劃分為控制發展區、適度發展區、重點發展區和優化發展區四部分。根據這一規劃,除現有的野鴨湖、翠湖濕地公園外,到2020年本市將依托現有濕地資源,新增建設濕地公園40處,屆時全市濕地公園總數將從現在的2處增加到42處,總規劃面積15576公頃,占全市濕地總面積的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