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志愿者內蒙古“治沙”
2012年08月06日
兩國志愿者們在查干諾爾合影。
7月12日開始,內蒙古查干諾爾的荒漠中迎來了一批批“綠色使者”,包括中韓大學生、愛心車主、環保人士、媒體記者和現代汽車集團員工及家屬在內的380人先后來到這里,開始了新一年的沙化治理工作。
查干諾爾,蒙古語為白色的湖,位于錫林郭勒草原和渾善達克沙地交界處。據燕京大學北大校友會生態專委會秘書長鄭柏裕老師介紹,這里20多年前水美草肥,風景如畫,后來卻變成了鹽堿沙地。沙化問題不僅使當地生態環境急劇惡化,而且也對北京等周邊地區造成了嚴重的沙塵氣候影響。為此,2008年,現代汽車集團啟動了“中國荒漠化防治-查干諾爾”生態治理項目。項目5年總投資600萬元,到今年完成5000萬平方米的湖盆治理。
在現代汽車集團的號召和組織下,每年都有大批中韓環保志愿者及熱心公益人士奔赴內蒙古親手參與種植,而在此項目中,志愿者們栽種的不是樹,而是喜高濕、耐鹽堿、耐貧瘠、少病蟲害的治沙先鋒植物堿蓬。由于新種的堿蓬幼苗比較脆弱,因此志愿者們在種下堿蓬幼苗后還要挖溝、插上枯枝做好防風屏障,以保證堿蓬順利成長。
經過四年多的治理,今天的查干諾爾已重新煥發了綠色生機。“四年前,查干諾爾是一片黃沙漫天的不毛之地。如今,湖盆西側已有成片的堿蓬高過膝蓋。今年過后,查干諾爾治沙工程才算取得實際意義上的成功。”鄭柏裕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