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十二五”污染防治抓什么?
2012-08-06

“十二五”污染防治抓什么?

2012年08月06日      來源:中國環境報

  “十二五”期間污染防治要實現“四個轉變”。一是在防治對象上,逐步由以常規污染物為主向常規污染物與高毒性、難降解污染物并重改變;二是在防治方法上,逐步由單一控制向綜合協調控制轉變;三是在防治模式上,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四是在防治目標上,逐步由總量控制為主向全面改善環境質量轉變。

  和誰對話?

趙華林先生

  趙華林,1957年7月出生,河北省張家口市人。1976年參加工作,1982年入黨,環境工程碩士。2002年1月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污染控制司助理巡視員;2002年5月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保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5年6月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長、巡視員;2008年8月任環境保護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2010年12月任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
  
  為什么對話?
  
  作為環境保護的主陣地、主戰場,污染防治工作的好壞必然牽涉“十二五”時期環保工作的全局。我們想知道,“十二五”時期污染防治工作面臨的基本任務是什么?污染防治工作如何實現由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的戰略轉變?污染防治工作為什么要在防治目標上逐步實現由總量控制為主向全面改善環境質量轉變?
  
  對話人
  
  趙華林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
  
  采訪人
  
  中國環境報記者 郭薇
  
  焦點關注 “十二五”期間污染防治工作面臨的環境形勢
  
  關鍵思路 不加快調整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
  
  記者:“十一五”期間,在全國經濟總量增加69.9%、城鎮化率提高7%、年能源消耗總量增加10.3億噸標煤的情況下,全國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超額完成。您認為“十二五”期間污染防治工作面臨什么樣的環境形勢?
  
  趙華林:“十二五”期間,擺在我們面前的依然是工業總體規模龐大,但工業現代水平不高、制造業依然處于國際產業鏈的低端,各種資源及能源生產和消費量巨大,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主要污染物減排面臨巨大壓力。
  
  當前,中國鋼鐵產量世界第一(7.3億噸),約占全球產量的49%;水泥產量世界第一(20.7億噸),占全球產量60%;紡織品產量世界第一,每年供世界人民每人4件衣物;汽車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平板玻璃產量4.4億重量箱,是全球產量的一半;煤炭消費量世界第一(34.8億噸),占全球一半;鋁消費量1724萬噸,占全球1/3;石油消耗4.7億噸,55.2%依靠進口。
  
  從能源消耗來看,我國的能源結構為煤炭68%、石油19%、天然氣4.4%、非化石能源8.6%。而世界平均能源結構是煤炭29.1%、石油35%、天然氣24.1%、非化石能源11.8%。“十二五”期間,我國計劃能源結構變化為煤炭63%、石油17.7%、天然氣8.3%、非化石能源11%。能源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十二五”期間不會得到根本解決。
  
  從污染物排放總量上看:我國COD排放量世界第一,2010年1238.1萬噸;SO2排放量世界第一,2010年為2185.1萬噸;溫室氣體排放量世界第一,2009年全球排放量300多億噸,中國則為66億噸,大于全球排放總量的1/5。由此帶來的環境污染仍然十分嚴重,一些深層次環境問題不斷涌現。2011年上半年,我國七大水系中,海河、松花江水系高錳酸鹽指數平均濃度高于Ⅲ類水質標準,黃河、遼河、海河、松花江、淮河水系氨氮平均濃度高于Ⅲ類水質標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城市大氣灰霾和光化學煙霧污染日漸突出,灰霾天數占到總天數的30%~50%;水電過度開發、水資源不合理調度問題突出,部分地區“有河皆干,有水皆污”;部分海灣河口生態破壞嚴重,赤潮、綠潮等生態災害、溢油等重大海洋污染事故時有發生。
  
  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僅占世界的10.48%,然而卻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鋼鐵和20.3%的能源,承擔著世界90%以上的稀土市場供應;能耗強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大約為美國的3倍、日本的5倍。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不僅使經濟發展質量難以提高,資源環境也不堪重負。這就是“十二五”我們面臨的環境短板效應。溫家寶總理指出:“不加快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難以為繼”。
  
  焦點關注 “十二五”污染防治的總體思路
  
  關鍵思路 “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可以概括為“4個三”,按照這一總體思路,“十二五”期間污染防治要實現“四個轉變”
  
  記者: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強調“出重拳、用重典”,這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趙華林: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已經構成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對主要矛盾。改革開放初期,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推動經濟增長,當時的環境和資源還處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凸顯,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強化,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影響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關鍵因素。
  
  “十二五”時期,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保持經濟增長速度進一步向改善經濟增長質量轉化。我們必須由以發展速度為主向以發展質量為主轉變,破解資源環境約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中央領導同志多次指出要“在經濟發展中推進環境保護,在保護環境中推進經濟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充分說明我們在指導思想和工作實踐上已經超越了資源環境為經濟發展服務的階段,進入資源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新階段。
  
  對于“十二五”,我們有一個基本判斷。“十二五”期間,仍然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機遇期,我們還是要大力發展經濟,這就意味著將帶來巨大的環境壓力;又是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矛盾的凸顯期,污染防治工作的難度和壓力繼續加大。“十二五”期間,必須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逐步提升發展質量。在這一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加強污染防治工作。
  
  在今年的全國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強調,污染防治是環境保護的主陣地、主戰場。我們認真總結分析了過去一段時期的工作,基本評價是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失之于松。一是部分地方黨委政府不能妥善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片面強調經濟發展,忽視環境保護,甚至干擾正常的環境監督管理,環保部門履職的底氣不足;二是部分地方環境監管不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甚至縱容、包庇違法排污企業,環境違法行為比較猖獗。因此,“十二五”污染防治的主基調就是出重拳、用重典,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堅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著力解決影響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堅持質量為本、民生至上,努力提高公眾的環境滿意度。
  
  記者:“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什么?
  
  趙華林:2011年9月15日,溫家寶總理在大連就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問題作了重要講話,明確指出飲用水、大氣、土壤污染和垃圾處理問題,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影響人們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必須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把這些問題解決好。要充分利用市場、行政和法律手段,在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決策、區域流域綜合治理、污染源控制治理3個方面下功夫,通過全防全控、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改善環境質量。溫家寶總理的講話實際上已經指明了“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的總體思路。

  “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總體思路可以概括為“4個三”:保護的目標是大氣、水、土壤三大環境要素;“十二五”污染防治的重點突出重金屬、化學品和危險廢物3類污染物;污染防治工作要充分運用目標責任制、創建環保模范城市和環保核查3個手段;污染防治要實現“三防三控”,即全防全控、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所謂“全防全控”、是要針對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和廢棄處置的各環節實施全過程、全周期的全面防控;所謂“聯防聯控”,是要在不同地區和部門之間,針對不同環境要素實施聯合防控;所謂“群防群控”,是要充分調動企業職工、周邊居民和社會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實現群體防控。
  
  按照這一總體思路,“十二五”期間污染防治要實現“四個轉變”。一是在防治對象上,逐步由以常規污染物為主向常規污染物與高毒性、難降解污染物并重改變;二是在防治方法上,逐步由單一控制向綜合協調控制轉變;三是在防治模式上,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四是在防治目標上,逐步由總量控制為主向全面改善環境質量轉變。
  
  在這里強調一點,“十二五”期間,污染防治要突出發揮環保核查作用。環保核查是污染防治手段上的重要創新,是“四個轉變”要求的集中體現。其核心就是通過核查的形式,推動污染企業將污染防治的各項要求落實到位,從根本上由污染末端治理轉向污染全過程控制。環保核查、環評審批、總量減排,共同構成當前工業污染防治的“三駕馬車”。“十一五”開展了制革、稀土等重點行業環保核查和上市企業環保核查,在推動企業加大投入、深化污染防治方面成效明顯。“十二五”我們將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深入推動重點行業環保核查和上市企業環保核查。
  
  記者:在您看來,“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哪里?
  
  趙華林: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重點,必須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形勢和改善環境質量的要求,綜合分析,明確重點。例如,PM2.5是當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點。另外,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重金屬污染日漸突出,危害群眾健康、影響可持續發展,這些問題也要列入我們工作重點。
  
  焦點關注 污染防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改變
  
  關鍵思路 創新、綜合、協同、精細是“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的標志性語言
  
  記者:“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會有哪些改變?
  
  趙華林: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綜合管理、協同作戰的特點將更為明顯。創新、綜合、協同、精細,是“十二五”污染防治的標志性語言。
  
  “十二五”污染防治要突出利用好3個手段。一是行政審批,從源頭上控制新增污染。二是環保核查,推動現有排污企業全面落實防治措施、提升污染防治水平。三是目標責任制,通過創模、城考、轉方式檢查等綜合手段,推動地方政府落實環境保護責任。3個手段協同配合發揮作用,共同推動污染防治工作。
  
  “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要從3個層次推動。最主要、最關鍵的是綜合決策層次,在區域發展布局、經濟政策制定、干部政績考核等方面入手,將污染防治的要求更有效、更深入地融入綜合決策。其次從區域流域層次,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通盤考慮。第三是污染源的層次,污染防治工作最終一定要落實到污染源的防治。這幾個層次理清了、抓好了,就是我們所說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全防全控,這也是我們“十二五”標志性的語言。
  
  記者:如何理解污染防治模式逐步由粗放型向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
  
  趙華林:舉一個例子,過去衡量減排效果,我們偏重結果。但是到現場實地檢查時,有的監測數據十分奇怪,污水處理廠出水的COD比自來水還低。這怎么可能呢?實際上,部分污水處理廠在應對環保部門的檢查時,存在“開機歡迎,關機歡送”的現象。下足表面功夫,憑借完整的監測數據和達標的出水水質交上看似完滿的答卷。而檢查結束后,一切照舊。
  
  后來,我們改變了策略,在重視后端數據的同時,注重前端數據。我把這種方法戲稱為“羊論”。我在新疆工作過3年。對牧羊人來說,羊有沒有長肉、長多少肉怎么來判斷?把羊一個個放到秤上去稱是最準確的,但顯然不現實。他們有一套傳統的方法,即通過羊吃了多少草來判斷羊長了多少肉。同樣道理,在污水處理領域,有一個基本的概念,0.3度電處理一噸污水。如果你的電沒用到,則水肯定沒有處理到位。我們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監督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用更為專業的話表示,就是重視過程管理,注重過程策劃、過程實施、過程檢測和過程改進。
  
  目前,我國污染防治面臨的問題是污染企業多、污染防治要求多、污染防治人員和水平相對不足,管理總體粗放。但是,另一方面,污染防治工作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管理人員的水平也在逐步提升,精細化管理是有一定基礎的。上海、浙江等地在精細化管理方面均有明顯進展和成效。“十二五”期間,我們要進一步創新思路,用精細化管理機制確保企業生產各環節的污染防治要求都得到落實,推動終端達標排放;確保政府管理各環節的污染防治措施都得到落實,推動環境質量改善。
  
  焦點關注 如何完成“十二五”污染防治的任務
  
  關鍵思路 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改革創新的精神,依靠廣大群眾
  
  記者:“十二五”污染防治任務十分艱巨,作為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您是否有信心完成“十二五”污染防治的任務?
  
  趙華林:要做好“十二五”污染防治工作,需要發揚井岡山精神。我理解井岡山精神主要有3點:一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十二五”是重要的戰略機遇期,發展的壓力仍然很大,又是環境與社會的矛盾凸顯期。這么嚴峻的形勢下,沒有堅定的信念、必勝的信心,看不到污染防治的出路,就不能積極、主動開展工作。要相信污染防治一定能成功,你才會去努力,才有可能成功,所以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是虛的。
  
  二是改革創新的精神。探索環保新道路,這符合馬克思主義精神。經濟發展了,污染防治面臨的形勢、我們工作所具備的條件、人民群眾的思想認識均會相應地發展變化,必須要適應新的形勢和條件,有所突破和創新,利用新的手段、新的方法、新的機制來推動污染防治工作,這本身就是在探索環境保護新道路。我們講環保核查是一種工作手段的創新,這就是探索環保新道路的一個具體實踐。當然還有其他很多手段需要探索。
  
  三是要依靠群眾。近年來鉻渣污染防治、PM2.5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群眾監督是對污染企業和政府環境管理最廣泛、最及時的監督,社會輿論是推動污染工作的有效力量。充分依靠群眾,能夠確保我們的工作及時、有效。
  
  “十二五”污染防治的形勢十分嚴峻,我們沒有退路,必須迎難而上。我有一個理論,叫“狗論”。我們各級環保部門就好比環境的“看家狗”,忠誠守衛公共環境。主人是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環保部門要充分發揮“叫”和“咬”的作用,對危害環境的行為發出預警和監督,及時向主人報告;對污染環境損害群眾健康的違法行為,堅決捍衛主人利益,用力撕咬。
  
  我想,只要我們下定決心,堅決履職,加強與各方面的協調配合,認真貫徹國務院和環境保護部黨組的工作部署,“十二五”污染防治的任務就一定能夠完成。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