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a.com.cn |
|
|
|
“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載譽歸來自當開懷暢飲,可這對吳立紅來說卻是個奢望。上月,他當選為“中國民間環保優秀人物”,江蘇僅此一人獲得該榮譽!可榮譽帶給吳立紅的至多是心靈上的慰藉,絲毫沒有改變他生活上的窘境。昨晚,風塵仆仆的吳立紅趕到了南京,找著了珠江路上一家30元住一夜的小旅館。 “我就是一個寒酸的農民”,晚上8點半,記者趕到了吳立紅“下榻”的小旅館。這
個矮矮胖胖的中年漢子一邊將記者往床上讓,一邊這樣自我解嘲。 吳立紅,現年38歲,江蘇省宜興市周鐵鎮的一名普通農民,因為他在保護太湖水域免受污染方面做出的杰出貢獻,2005年10月26日,由中央和省級40多家媒體聯合舉辦的環保杰出人物評選活動中,他被評為“中國民間環保優秀人物”。頒獎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羅豪才,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王漢斌、布赫出席了頒獎典禮。 未當“富翁”不后悔 吳立紅這種以環保為事業的生活應該追溯到1989年。22歲的吳立紅一天去田間干活,突然發現田埂邊河溝里的水變了顏色,原本清澈見底的河水突然變成了一股不知是黑還是紅色的濁流。接下去的日子讓吳立紅越發震驚,河里的螺螄、魚蝦接二連三地死去,河水的味道也越來越臭。吳立紅坐立不安,決定去調查河水變異的原因。等了解到水質惡化是受附近一家化工廠的影響后,吳立紅憤怒了,決定替父老鄉親出頭,向這家化工廠討個說法。可個人力量實在太過微薄,一次次碰壁后,吳立紅決定換個方式保護家鄉的母親河,開始寫匿名信舉報當地和鄰近縣市的污染行為,開始了自己以環保為事業的生活。一直到1998年,吳立紅從事的基本上都是“地下工作”,通過調查、拍照等方式取得相關證據后向環保部門匿名舉報。 1998年10月,國家有關部門發起治理太湖的“零點行動”,這個行動對吳立紅來說,是一個轉折。他找到“零點行動”總部的相關領導,給他們帶路,深入多個鄉鎮,幫助“零點行動”小組查處了多家化工企業。這時,吳立紅的工作由“地下”轉入“地上”,吳立紅這個名字也開始為很多人熟知,有人贊不絕口,有人恨他入骨。夸他的大多是太湖水域附近的老百姓,恨他的則是一些化工企業的老板。當時,吳立紅擔任周鐵鎮“南方吸音廠”的銷售經理,按當年的老廠長的話說,是個“十年賺不了千萬,也能賺個百萬”的好職業。但吳立紅并沒有選擇當“富翁”的道路,因為他選擇了“斗士”,“我同時也選擇了災難,但我沒有后悔過”,坐在床榻上的吳立紅嘆了口氣,對記者說。 拒“利誘”遭“黑手” 成名后,吳立紅成了很多被他舉報過的企業和有關單位的眼中釘,“百萬合同”、“千萬業務”、“豪宅”等一系列利誘沒有奏效后,吳立紅遭遇了一連串的黑手。 沒過多久,吳立紅和妻子相繼丟了工作,憑著早年攢下的近30萬元錢,開始的日子還不算拮據,但這時對吳立紅最大的威脅是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有人到他家去砍砸,有人聲稱給他制造“車禍”,有人指責他為精神病,甚至有人揚言20萬買他的人頭,鎮中心街道曾貼出橫幅“吳立紅打著環保的名義敲詐勒索,打倒吳立紅”!2002年的一幕讓吳立紅至今心有余悸,那天下午,吳立紅外出辦事回家,發現一輛小轎車始終跟在自己身后,他快車也快,他慢車也慢,他拐進小巷,轎車也拐進小巷。吳立紅嚇得趕緊鉆進了一個小胡同,“巷子太窄,轎車進不來,我這才脫身。”但他并不是能逃避所有的“災難”,2003年8月15日,吳立紅被幾個人暴打,被送進了醫院,雖然最后脫離了危險,但自從那以后,他的身體是大不如前,經濟更是越發窘迫。30萬畢竟不是個天文數字,16年下來,吳立紅已經幾乎沒什么積蓄了。“主要花在交通上,十多年的時間,我隔三差五地往南京、北京跑,去上訪,去反映問題;此外還有影印資料,寫信投稿,還有拍照取證,十幾年的工夫,光相機我就換了五六個了!”吳立紅搖著頭告訴記者,他這幾年實在是感到心累,原因一是看到自己反映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二就是經濟太過拮據。 只有在談到這次得獎,吳立紅略顯滄桑的面龐上才展現出一絲笑容。“榮獲全國十大民間環保優秀人物,是國家對我、對我們這種以環境保護為事業的老百姓們的肯定!在我有生之年,會將保護太湖水進行到底!”講到這里,吳立紅目光執著而堅定。本報記者周茂川楊民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