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西站十年擁堵之痛(組圖)
2006-06-01


北京西站旅客分流示意圖


西站的總設計師朱嘉祿在北京西站南廣場望著自己的“作品”


北京西站原來設計的南北貫通的進站方式只實現了北側啟用,位于南側的進站口一直封閉

  專題動機

  2006年5月10日,13對列車從北京南站“搬家”到西站,使這座“亞洲第一大站”運力幾近極限。此前,北京西站已走過了十年“瘸腿之路”。甩手工程與體制之弊形成旅客進出站難等“四難”。2005年起,兩組專家各歷時一年,分別從同角度剖析西站困局,各自形成《北京西站南北廣場及地下空間綜合規劃研究課題》(下稱《專家組報告》)和《北京西站地區管理體制機制問題研究報告》(下稱《社科院報告》),并受北京高層重視。對此,市長王岐山做出批示,指出西站管理已成“頑疾”,要求在奧運前作為窗口進行建設。本報記者歷時月余,就西站管理體制及擁堵之弊進行調查剖析,以求解西站治本之策。

  核心提示

  北京報道地鐵未建,南廣場甩手十年,本應三方承擔的客流全部落在了北廣場身上,西站“瘸腿”已十年。西站建設之際,資金不足曾致工程甩手,建成之后,“以商養站”又使維護資金不足,西站的公共服務和公共產品供給嚴重缺位。目前,政府已改變“以商養站”思路,從資金和體制上打通北廣場出站“血脈”,同時也從硬件上增強北廣場疏通能力。專家們提出,啟動南廣場和地鐵才是解決西站擁堵之源。

  一個小時零六分鐘。

  這是唐鑫從下車到出站所經歷的時間。2005年初的此次西站之旅,后來被他寫進了西站調研的《社科院報告》中。

  北京西站,亞洲最大的火車站,通車十年來一直經歷著擁堵之痛。

  按照原規劃設計,這座“特大型綜合性立體交通樞紐”分流暢通:乘客分別通過地鐵和南北廣場出站,其中地鐵分流40%-50%,南北廣場各分擔約25%-30%的人流。

  現實情況是,西站投用已10年,地鐵未建,南廣場出站系統未啟用,輸客重任全壓在了北廣場上。

  作為西站惟一暢通的“血脈”,北廣場已不堪重負。

  與之相伴的是旅客的“四難”:進站難,出站難,接人難,停車難?!秾<医M報告》在調研一年的基礎上提出,北京西站提供的公共產品,與鐵路客運持續增長帶來的巨大需求不相適應,引發了西站的一系列問題和矛盾,已成“西站首要的問題”。

  目前,專家的意見已經提交市政府,并獲高層重視。

  “瘸腿”的西站

  4月30日傍晚,西站南廣場上少有旅客,落日余暉在地面投下長影。

  這是5·1黃金周的前一天,離京或到京的人們,早已擠滿了北廣場。在公交與出租車的喧嚷聲中,人流緩慢挪出西站。

  “現在的西站,是一條瘸腿在蹦?!表n林飛說。他是北京工業大學城市規劃系主任,從一年前開始帶領一批專家啟動《北京西站南北廣場及地下空間綜合規劃研究課題》。

  實際上,這樣的場景,已持續了10年之久。隨著乘客流量的增加,北廣場的壓力與日俱增。

  按照原先設計,北京西客站最初投用開行23對列車,至2006年5月,這一數字達到79對,且多集中于早晚時段,每7分鐘一趟,日均客流達到15萬人次。

  春運、暑運和黃金周期間則更多,最多時總數達到137對,進出站客流為30萬人次,而北京西站的遠期規劃最大容量為90對。

  今年5月10日,北京南站暫時停用,13對列車被調整到西站,約1萬人次的客流,使西站每日運力接近黃金周時期。

  這種情況下,目前西站日均行車超90對,西站地區管委會副主任徐捷說,運力已達原規劃極限。

  韓林飛認為,進站難、出站難、接人難、停車難等四大難題,對西站來說,將會更加嚴峻。

  現實是,西站周邊公交運量的增加速度,遠不及鐵路運量增速。

  2005年初,唐鑫等一批北京市社科院的專家也啟動了對西站的調研。歷時一年形成的報告指出,兩者的對比是,1996年—2004年,西站鐵路年運量從1742萬增加到4906萬,增長了182%,而同期的公交運量從1420萬增加到2539萬,增加了78.8%.而在其中,南北廣場的公交運力又有著嚴重懸殊:北廣場有50多條公交線路,而南廣場僅4路首發公交車。

  而且,南廣場的進出站系統至今尚未啟動。由此直接導致,北廣場擁堵嚴重。

  韓林飛長期調研得出的結論是,北廣場各種交通流線相互交叉混行,并與人流交叉,進出站旅客不便,造成蓮花池東路頻繁癱瘓,并導致周邊路網交通的嚴重擁堵。

  春運期間,這一現象更為嚴重。一位專家曾了解到一極端個案,“有乘客排了五、六個小時的隊,好不容易到了候車廳,發現已停止檢票。”

  更大的問題是突發事件的應對。

  今年1月19日,10多萬人因鄭州大雪滯留西站。工作人員只得出動車輛將旅客從北廣場輸送至南廣場。這讓前往調研的專家唏噓不已。

  他們的看法是,西站在高峰時段疏客能力差,尤其缺少緊急應急避難空間,很容易發生踩踏等突發事件。

  何以瘸腿?

  5月15日下午,一頭白發的朱嘉祿出現在人流洶涌的北京西站北廣場上,懷念著那沉睡圖紙上10年之久的南廣場和地鐵。

  作為北京西站的總設計師,沒人比他更熟稔這個他曾親手主持設計的火車站,以及這個火車站帶給他長達10年的遺憾。

  實際上,按照當初的設計者的構想,這座亞洲最大的火車站非但不會“瘸腿”,而是會成為“特大型綜合性立體交通樞紐?!?

  朱嘉祿提供的資料顯示,西站總建筑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是北京站的7倍,是集鐵路客運、公共交通、商業服務、辦公住宿等多種服務功能為一體,二層候車,地下出站。

  就功能而言,它通過立體交通,力圖實現人車分流,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分流,同時能夠使各種交通工具緊密銜接,核心理念是“一切方便旅客”。

  具體而言,通過南北廣場及其周邊配套的交通路線和地鐵,可以實現南北、地下多向進站;出站時,通過地下出站大廳向各個方向,可以直達地鐵、東南兩個廣場公交車站,以及西北方的社會停車場。

  按此設計,西站南北廣場各分擔約25%-30%的人流,通過下方地鐵,吞吐其余40% -50%的人流。

  按照規劃,西站地鐵包括7號線和9號線,站臺在地下約17米處,南北貫通西站主體建筑,為兩層雙道四線,并可實現換乘。站臺面積3.6萬平方米,是西單車站的2.5倍。

  資料顯示,西站總投資約68.49億元,為北京市和鐵道部共同投建,其規劃建設動用了北京市和鐵路兩系統5大設計院、10大施工單位,最高時建筑工人達到了3萬。

  甩手工程

  規劃之中的地鐵,在1996年西站通車后,一直停留于發黃的圖紙上。

  甩手工程不僅于此?!渡缈圃簣蟾妗凤@示,規劃之中未建成的工程還包括,南廣場及其配套設施、主站房東南區域的道路及市政管線,南站房及附屬用房的永久電力開閉站,供北廣場和地下自行車道等區域照明的永久配電室等均未建成,機動車停車設施嚴重不足。

  在出站系統,原設計的29部電梯只安裝了14部。

  5月26日中午,在出站大廳免費咨詢臺不遠處的一個預留樓梯處,“此地禁止大小便”的打印紙貼在墻上,柵欄門后,預留的地鐵空間,幾盞節能燈吊在墻上,水泥柱子的長影拉在地上。

  “非?;臎觯€有一米多深的積水。”崔志杰,北京西站地鐵總設計師、現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工程師,這位身兼市政府2008工程建設指揮部專家,幾年前下到地鐵預留空間看到的情況是,除了水、地鐵管線內還走起了供熱管線。

  崔志杰擔心,由于供熱管線熱脹冷縮,會令混凝土結構的地鐵預留線變形,而地鐵預留部分上面就是出站大廳。

  據崔志杰介紹,這些地鐵預埋工程在西站主體建筑動工之前就已預埋,至今已有13年左右,共完成了幾百米,花費數億。

  對于南廣場進出站系統,目前尚未投用。原因在于,南廣場原規劃的地下停車場和地上公交樞紐以及周邊市政道路等配套設施并未建成,無法滿足大量進出站人流要求。

  專家組測算,目前北廣場高峰時段每小時1萬人進出站量,已達到飽和,預計2008年奧運會高峰時每小時客流量將達到2.78萬。

  “到時候南廣場不開通,西站腿瘸得恐怕就走不動了?!表n林飛擔憂。

  “甩手的主要原因是后續資金不到位?!痹髡竟こ炭傊笓]部負責人透露,通車后,主要是修修補補,致使西站許多工程無法重啟,整體不配套。

  廢止“以商養站”

  與建設資金不足相伴,西站的維護資金更是無源之水。

  惟一啟用的北廣場出站系統,最初是希望通過“以商養站”模式進行管理和養護,但這種模式難以為繼,加劇了西站的“瘸腿”局面。

  1996年前后,西站投資方鐵道部與北京市就資產進行交割,雙方形成約定,“凡是憑票進入的歸屬鐵道部,不憑票的則歸屬北京市”,具體是進站系統,即高架候車廳部分,歸屬鐵道部;出站系統,主要是地下一、二層,歸屬北京市。

  對于出站系統的運營維護,北京市政府確定“以商養站”模式,建議經營性資產通過租賃、承包等方式收取租金和承包金,公益性資產通過物業管理的方式收取物業費和折舊費,然后用這些資金維護、更新和改造出站系統的設施設備。

  此種背景下,北京市成立恒興集團,隸屬市建委,承擔出站系統三大任務:保證旅客安全順暢出站、衛生清潔和硬件維護保養。

  此后的事實證明,恒興集團“以商卻養不起站”。

  恒興集團向專家提供的數據是,2005年,不算市政投資,出站系統經營性資產運作的收入每年約為780萬元,而維持出站系統的正常運轉所需費用每年則約為2800萬元,資金缺口達2000萬之巨。

  5月中旬,在西站西佩樓北恒大廈的頂層,由“亭子”改裝成的辦公室,恒興集團西站管理中心總經理王寶齊介紹的情況是,10年來共欠債6000萬以上。

  王寶齊分析,樓宇租賃、商業承包、出站系統的廣告收益、停車場收入是恒興的主要收入,但現實情況是,北恒大廈當初以每年上千萬左右租金,出租給一家公司,由后者轉租,結果兩家公司均陷入困境,無力履約,而恒興集團的租金也連帶遭到拖欠。

  在資金困境之下,西站的運營補充難以到位,從而使血脈不通的“痼疾”更為嚴重。

  幾個例證是,2004年以前,出站大廳常年開燈每年需900萬,但必須控制在400萬,通常照明不足,電梯也只開通5部左右,旅客因此上下樓不便;地下中層一個1萬多平米的停車場,因通排風堵死,無力整修,10年未投入使用。

  專家報告提出,“電梯系統常年處于半癱瘓狀態,影響旅客快速疏散;地下中車庫不能投入正常使用,造成地面停車難,交通壓力大?!?

  此外,為了通過商業承包賺錢,恒興集團在出站大廳開辦了京龍和恒興兩個大市場(包括大量服裝批發攤位),占地1.2萬平方米,也加劇了出站不暢。

  2005年年初,副市長吉林主持出站系統改造會議,西站8年“以商養站”正式被廢止。

  取而代之的,是國家財政開始投資西站維護,這種設想被稱為“以國養站”。

  “以國養站”設想

  由于前期大量的甩手工程,在“以商養站”模式之下,西站提供的公共產品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旅客需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的詬病。

  2004年2月2日,北京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京政辦發〔2004〕3號文件,將“整治西站環境”列入2004年市政府56件實事,要求消除隱患。

  當年,北京市政府投入7000萬巨資提出對消防設施等10項整改,此后,消防才達到大型公共場所安全標準。

  此后,西站地區公共資產的供給養護,開始納入政府的財政預算中。

  日前,記者從西站管委會得到的消息是,因為原設備圖紙缺失,首先需重新進行技術設計,隨后展開招投標。近日,一個1500萬的安全隱患整改招標已在運行當中。

  而與之相伴的是,出站系統的管理責任從2005年初落于西站管委會,恒興集團作出“配套動作”,剝離出西站管理中心,成為獨立法人,專事出站系統維護。

  由于積弊之深,“以國養站”的設想成為現實并非易事。資金來源和劃撥成為新的問題。

  按照規定,管理經費納入管委會部門預算,這樣,市財政只能以管委會借款方式,撥款1100萬左右,用于出站系統的水電冷暖和硬件托管、保安保潔等費用。

  如今,西站運營尚未完全擺脫“以商養站”的模式,管理中心用于日常設備維護、小修補和員工工資主要來自停車場和地下商業,這兩部分收入,年約700萬。

  “如果沒有這部分經營性收入,還不知道會怎么樣?”

  王寶齊說,到今年5月底,財政撥款還未到位,導致該中心拖欠電費300萬,同時10年來第一次大面積拖欠保安工資。

  背后原因是,出站系統當初未進行資產核算,無法確定資產總額,沒有完全剝離經營資產和非經營資產。

  一個事實是,北京西站地區管委會、市財政局和市民建委等三部門,圍繞養站曾展開半年的調研,征求北京市國資委意見后,才確立西站出站系統的定位是社會公共服務場所,其國有資產是非經營性的國有資產。

  《專家組報告》也表達同樣的看法,首先需明確西站出站系統是非經營性資產而言,應由政府出資養護,保證公共利益為先。

  從去年年底開始,北京市審計局歷時半年,開始對出站系統經營進行審計。以此為基礎的資產評估將很快展開。

  同時,“政府購買企業服務”的建議,也已納入管委會的構想中。

  “離站問題”先行

  在理順出站系統的管理及加大投入之外,北京市政府也開始從硬件上力圖解決西站“瘸腿之弊”。在專家們看來,重啟南廣場與地鐵建設方是治本之策。

  2004年,北京市政府斥資7000萬對西站出站系統進行了專項改造和整治,在北廣場架設電梯和過街天橋等。

  另外,還將北廣場外的綠地壓縮,把原規劃0.6米寬的維修通道拓寬為6米寬的人行道。

  2005年初,西站地區管委會約請30余名專家對西站問題進行專項研究,立項為“北京西站南北廣場及地下空間綜合規劃研究課題”,力圖弄清如何緩解北廣場壓力,以保證鐵路旅客安全進出。

  最后形成的報告中,在8個專題中有5個為“如何利用西站的空間”,分別為交通系統調整與改造方案、空間利用規劃初步方案,以及環境景觀、視覺導向和臨時性設施方案。

  “西站太大了,地下數萬平方米的空間混亂不說,而且地下中停車場已有10年沒用過了,10000多平米,多浪費啊!”專家組組長韓林飛說,西站現在地下的廣闊空間,成了流浪者棲息和不法分子藏身之地。

  此次專家提出的北廣場東公交站西移、啟用地下中車庫等整改方案,已納入西站地區管委會和市交委的工作規劃。

  西站地區管委會負責人意識到,圍繞北廣場的修補只是治標。與課題評審委員會委員、西站總設計師朱嘉祿的看法一樣,西站管委會認為,疏通西站的治本之道,莫過于啟動甩項10年的南廣場和地鐵建設。

  此前,西站地區管委會曾數次推動地鐵通車。

  副主任徐捷介紹,管委會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的信息是,西站地鐵建設延宕13年,主要原因有兩個。

  其一,地鐵建設不同于一般建筑,嚴格的施工標準需要專業的施工隊伍,而近些年來北京大面積修建地鐵城鐵,且其中一些與奧運工程相關,總體施工隊伍似乎不足。

  另一原因在于,地鐵建設需北京市相關部門通過后,最后經國家發改委批準,方可上馬投建。

  按照規劃,地鐵9號線南起豐臺世界公園,向北經北京西站至首都體育館,線路全長16.8公里,規劃車站15座。

  一個消息是,今年1月《北京晨報》報道,9號線規劃方案已通過市規劃委審查,一期工程起點定為北京西站,向北與地鐵1號線在軍事博物館站交叉,終點為首都體育館,線路全長約5.9公里。

  另外,去年12月24日,北京西站至北京站的地下鐵路直通線開建,全部工程預計2008年建成,屆時,旅客可以在兩站通過地下直通線完成換乘。

  而地鐵7號線,目前尚無動靜。

(新京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