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綠色獵人”維護生態(tài)平衡
2012-08-16

“綠色獵人”維護生態(tài)平衡

2012年08月16日     來源:中國環(huán)保網

  A 老羅斯福總統失敗的除狼行動
  
  說到“獵人”,不論在西方還是在東方,都常常會被指責為濫殺野生動物、破壞大自然和諧的罪魁禍首。但早在上一世紀初的美國,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就組織了一群有別于傳統獵人、以維護生態(tài)平衡為目標的別具一格的“好獵人”,盡管當時還并沒有“生態(tài)獵人”之稱謂,但這種“以獵槍幫助大自然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先進理念卻已浮出了水面。他們或許便是今天的“生態(tài)獵人”之雛形。
  
  那是在20世紀初葉,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凱巴伯森林中約有4000頭野鹿,而與之相伴的卻是一群群數目更大、嚴重威脅鹿的生存的惡狼。為了保護這些處于弱勢地位的鹿群,身為環(huán)境保護專家的羅斯福總統便命令他組織的當地300多名“御用獵人”開展一場大規(guī)模的除狼行動,10多年下來累計槍殺了總共6000多只惡狼。
  
  總統先生保護鹿群原本是維護生態(tài)的好事,但最終結果卻讓人哭笑不得。原來,由于滅狼過度,在凱巴伯林區(qū)野狼幾近滅跡,于是沒有了天敵的鹿群開始為所欲為地繁殖生長,很快便增長到10萬余頭。它們就像飛蝗,成群結隊地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不僅吃光野草,毀壞林木,而且還使得其他食草動物饑腸轆轆,甚至瀕臨滅絕邊緣。漸漸地,森林中的綠色植被一天天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一天天在擴大。最終,鹿群也漸漸陷于饑餓和疾病的困境不能自拔,且種群中病弱者不斷增多。就這樣,興旺一時的鹿家族急劇走向了衰落。
  
  導致這種事與愿違的局面,最主要原因是決策者在“生態(tài)狩獵”過程中失察,以至于狼被消滅過度。要知道,狼是森林里生物鏈中的關鍵一環(huán):狼可以捕食掉一些鹿,使鹿總數得到控制,由此不至于繁殖到令植被退化的程度;同時,狼捕食的鹿多為老弱病殘者,這也有助于鹿種優(yōu)勝劣汰;此外鹿只有在狼的不斷追逐下,才可能經常處于逃命的運動狀態(tài),而一旦沒有了狼,鹿便很可能在悠閑的生活狀態(tài)中漸漸變得弱不禁風,付出的是健康喪失的代價。
  
  為挽救過度滅狼帶來的始料未及的惡果,在生態(tài)專家建議下,美國政府轉而又動員“御用獵人”調轉槍口,按照預先制訂的嚴密計劃消滅病鹿老鹿,為的是實現凱巴伯森林里新的生態(tài)平衡。最后,由于狼群和鹿群在數量上實現了“和諧”,森林才恢復了勃勃生機。
  
  善于總結的美國人從羅斯福那里汲取了教訓。密歇根州政府新近制定的“黑熊管理計劃”就是一個考慮全面、與時俱進、日趨成熟的典型案例。首先,政府請專家經過實地調查,評估當地黑熊的數量、分布和繁殖趨勢;其次是確定需要減少的黑熊的數量(獵殺數限制于不能超過黑熊總量的2%);接下來就是頒發(fā)各類獵熊執(zhí)照,其中包括特別頒發(fā)給由政府部門組織的“生態(tài)獵人”的執(zhí)照、頒發(fā)給獵熊愛好者的執(zhí)照,并嚴格規(guī)定每張執(zhí)照允許獵殺的熊的數量,為的是盡力保持當地黑熊“正常”的種群數量,讓黑熊既能夠為狩獵愛好者們提供休閑娛樂,有關部門又能夠控制黑熊無序地過度繁殖。換句話說,這么做不僅保證了當地黑熊種群的維系,而且又約束了黑熊的總數量,使之不至于超出環(huán)境的承載能力,同時還為動物保護計劃提供了必要的資金。
  
  B 德國有三十余萬“手握獵槍的環(huán)保分子”
  
  而時下“生態(tài)獵人”的另一亮點在德國。在生態(tài)學家的組織下,德國的30余萬名職業(yè)獵人和業(yè)余獵人(其中后者中又大多是環(huán)保積極分子),擔當起以手中獵槍維護德國的生態(tài)平衡的神圣責任。他們自稱為“手握獵槍的環(huán)保分子”。比起他們的美國同行來,他們組織更為嚴密,目標更為明確,計劃更為周詳,行動更為果斷。
  
  眾所周知,德國以優(yōu)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著稱于世。德國野生動物不僅物種豐富,而且還與人類相處融洽。然而近來,越來越多或“請”來,或不“請”自來,或“入侵”的野生動物的“光臨”,大大擾亂了德國原本相對穩(wěn)定的動物生態(tài)鏈。據悉在過去的20年中,共有超過4000多種動物“移民”來到了德國。雖說其中也有不少物種已經成為孩子們游動物園時的“寵物”(如鴛鴦、鸚鵡和火烈鳥),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頗具侵略性的外來動物卻在它們“入侵”的新地域排斥異類獨霸一方,由此不僅可能損害當地人的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而且還可能以滅絕當地一些原有物種的方式嚴重威脅到生態(tài)環(huán)境。
  
  在最近的全德獵人協會代表大會上,與會者指出,既然某些外來動物已經“泛濫成災”并嚴重威脅到德國的生態(tài)平衡,他們便有責任用獵槍予以維護,對此,生態(tài)專家們一致認為言之有理,因而給予了全力支持。
  
  德國獵人協會會長伯赫特還要求政府機關對野生動物管理規(guī)定進行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物種數量和種群大小。他要求對遷徙而來的野生物種的捕獵數量進行重新定義,特別是對浣熊、臭鼬和美洲水貂的數量進行控制,如果有必要,應該對其進行有限制的捕殺。理由是:這些動物嚴重影響當地原有物種的生存和繁衍,例如破壞其他動物的巢穴,而且他們身上還攜帶有多種動物傳染病,例如犬瘟熱病或狂犬病。
  
  此外,在德國北部地區(qū),來自鄰國的海貍數量仍在不斷增加。這可是一種不太受歡迎的動物,因為它經常啃吃果樹樹皮,而且還在大壩上筑巢,嚴重的還可能引發(fā)決堤現象導致洪水泛濫。
  
  德國的生態(tài)學家還強調,有時動物種類增加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大于積極效應。近幾年來,人們在德國萊茵河流域發(fā)現了個頭不小的熱帶鸚鵡。鳥類學家發(fā)現,這些生命力特別頑強的異地鸚鵡,往往輕而易舉地搶奪下業(yè)已在當地定居了數千年的其它穴洞孵卵類動物(如啄木鳥和蝙蝠)的筑巢地盤,并使它們可憐巴巴地有家不能歸。
  
  在德國東部梅克倫堡地區(qū),最近一段時間就出現了多種新的“掠奪型”鳥種,其中讓生態(tài)學家格外擔憂的首推美洲鴕鳥:據悉多年前,一群野性十足的鴕鳥從德國北部的一個飼養(yǎng)場逃脫后,便在原來的東西德邊境自由地繁衍下去。由于美洲鴕鳥身高力大食量又驚人,很快就在當地成了一霸,給生態(tài)學家?guī)淼目鄲朗遣谎远鞯摹?br />   
  目前,德國獵人即便是捕殺某些本地物種,例如普通的山雞山鶉,都需要首先經過有關法律的批準。至于對如何通過獵殺來調整外來動物的數量,有關法規(guī)將制訂得更為嚴密、科學。德國獵人協會每年都會嚴格按照有關法規(guī)規(guī)定的指標開展狩獵活動,任何錯殺、誤殺或過量捕殺都會受到法律的追究。據悉,負責打獵事務的德國聯邦消費者保護部部長杰納斯特已接受了環(huán)保人士的建議,敦促修改聯邦打獵法,并解除獵人狩獵時不能使用獵鷹的禁令。
  
  C “生態(tài)獵人”手中的獵槍有時會換成望遠鏡
  
  有意思的是,德國的部分“生態(tài)獵人”還實現了“華麗轉身”,從多少帶點血腥的“滅殺者”搖身一變?yōu)?ldquo;大善人”,甚至要求公眾接納“引狼入室”的新理念。
  
  據記載,自1847年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森林里發(fā)現了最后一批死去的灰狼之后,150多年以來德國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野狼的蹤跡。然而近些年來,德國東部的薩克森州的叢林中開始不時響起狼群的嚎叫聲,一名護林員透露他曾看到了一條成年狼留下的長達11厘米的足跡。該州米爾沃斯地區(qū)前幾年迎來的第一批野狼的新生代如今大多已長大到半大———它們在尋找理想棲息地的同時,也頻頻襲擊牲畜,迄今已叼走了老百姓總共20多只羊羔。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欣喜地宣稱,這是野狼“回歸”德國的又一征兆。
  
  專家們分析說,被認為在德國業(yè)已滅絕的野狼之所以能在德國重新出現,柏林墻的倒塌以及東部邊境的開放等政治因素是最重要原因之一。加上德國相對較好的自然環(huán)境對原本定居在德國鄰國的狼群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如越來越多的原來生活在波蘭的狼群近些年來大批穿越“綠色邊境線”遷徙至德國。而隨著波蘭1998年也立法禁止捕殺野狼,狼群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又可能導致更多的“波蘭狼”通過綠色通道前來德國定居。此外專家們還估計,從捷克也有至少350只野狼向西“投奔”到德國。
  
  在當地一些“生態(tài)獵人”團體的努力下,同處于德國東部并和波蘭接壤的勃萊登堡州為吸引更多的野狼前來定居,還制訂了一個“引進”野狼的計劃,除了規(guī)定嚴禁捕獵并努力創(chuàng)造一個讓野狼“流連忘返”的自然環(huán)境外,還專門為牧場上的羊圈安裝了電子籬笆,以防止野狼對牲畜可能的侵犯。在該州的舍弗海德野生動物園的“狼園”,居民和游客還都被允許向狼群施舍食品,由此野狼襲擊羊群的事件越來越少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廣袤的歐洲大陸,野狼正在日趨減少。羅馬尼亞是歐洲擁有野狼數量最多的國家,但也僅剩留3000只左右。至于在歐盟國家,野狼的數量更是少得可憐。既然野狼在歐洲幾乎成了“稀有動物”,德國的一些“生態(tài)獵人”團體便采取聯合行動,紛紛示范性地將手中獵槍換成望遠鏡,即把以往的“滅狼”變?yōu)?ldquo;觀狼”。他們還樂觀地期望在不遠的將來,能讓鄰國的游客將“觀狼”作為推動德國旅游業(yè)的重要措施之一。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fā)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fā)展基金會@她創(chuàng)業(yè)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yǎng))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yè)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