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環保協會中國項目部相關人士介紹,許多國際在華機構非常重視環保工作,BP(中國)公司對職工進行詳細的出行情況調查,并制定相應的鼓勵措施,而作為活動發起方的美國環保協會,也早就出臺了鼓勵“綠色出行”的內部規定,包括不購買公車及停車位,鼓勵員工出外辦事乘坐公共交通。
凡乘坐公共交通到協會辦事的人員,均可憑公共交通車票到協會報銷;協會統一為職工辦理交通IC卡一卡通,每月為職工充值200元;鼓勵員工及其家屬在上下班及交通高峰時段避免自駕車,鼓勵拼車上下班。車主不能收取搭車方的錢,單位核實拼車情況后,為車主提供一定數量的經濟補貼,額度視路程和次數而定。
疏堵 20萬車停開有望緩解京城交通
市交管局新聞發言人稱,路線如集中效果立竿見影
對于20萬人6月5日擬放棄駕車的舉措,市交管局新聞發言人張景春表示,單日路面少了20萬輛車,這對于接近飽和邊緣的北京路網來說,是絕對“利好”消息,市區交通應該會“松快松快”,但是,北京解決擁堵的關鍵還在于駕駛員遵章駕駛。
去年9月22日,世界無車日,北京也曾發起“放棄自駕車”活動,但當日,路面車流量未見減少反而上升了15%.市交管局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其原因是:市區交通體系脆弱,一起事故,堵成一串,其次一些本不常開車的司機認為,“無車日”肯定道路暢通,反而駕車出行。
據測算,目前二環路高峰時段的每小時車流量達8771輛;三環高峰時段每小時車流量達8438輛;四環高峰時段每小時車流量已達10758輛。長安街的雙向交通流量約為8000輛/小時。市交管局工作人員認為,如果20萬輛車的行駛路線集中,那么減堵效果立竿見影,但如果20萬輛車分散在全市各部,效果就不會很明顯。
出行 公共交通不懼突增20萬人流
對于放棄開車后,可能至少有20萬人涌向其他公共交通工具,會不會帶來新的擁堵的問題,張景春認為,倡導私家車主選乘公共交通工具。這是交通部門的一貫方針,因此,北京的公共交通工具早已作好了承擔大客流準備。
而且,每年五一、十一,北京的公共交通工具單日增長客流量常在數十萬之上,但不論是公交,還是地鐵、出租,每次均順利過關。
來源: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