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港暴發大面積赤潮
2012年08月17日
“海葵”過后,象山港大面積暴發赤潮,海水渾濁不堪,顏色也變成了深褐色,嚴重區域更是成了棕褐色。截至目前,赤潮范圍已達到390平方公里,幾乎囊括了整個象山港海域。
由于近期高溫天氣,赤潮極有可能繼續惡化,對象山港內魚類生存構成威脅。此外,貝殼類等小海鮮喜歡吃這些藻類后,便有了毒性,建議市民近期少吃小海鮮。
象山港大面積赤潮
8月12日,象山港海洋環境監測站發現,浙江船廠鄰近海域一帶,暴發了面積約170平方公里,水體呈紅色的赤潮。
8月14日,赤潮面積擴大至整個象山港海域,面積高達390平方公里,水體顏色呈深褐色。
采樣分析結果顯示,這次赤潮中藻類多為中肋骨條藻和旋鏈毛腳藻,均無毒。
昨天,奉化市漁業推廣站副站長、高級工程師董任彭告訴記者,象山港暴發赤潮,強臺風“???rdquo;是主因。“海葵臺風過后,淡水經過地表流入象山港,淡水里帶入大量的營養液,加上象山港本身海水富營養化就比較嚴重,赤潮便大面積暴發。”董任彭說,這幾天天氣又很熱,中肋骨條藻和旋鏈毛腳藻這兩種藻類本身就喜歡高溫,便會大量繁殖。
現狀
海水渾濁不堪,整片海水呈褐色
昨日下午,記者乘坐漁船從雙山碼頭出發,所到之處都是渾濁不堪的深褐色海水,嚴重區域海水呈棕褐色。
海面上,有工人正在網箱上干活。養殖戶王師傅告訴記者,他到這邊網箱養殖已經七八年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大面積的赤潮。
“剛漲過潮,看起來還不是很明顯,之前幾天,這邊海水看上去都是紅紅的一片。”王師傅說,臺風過后損失就很大,現在赤潮一來,網箱里的海鮮根本都不吃東西,肯定要瘦下去一大圈,更為嚴重的話,還會出現死亡。
船再往前開,海水又呈現出綠色。當地漁業部門說,褐色是死亡藻類跟未死亡的藻類摻雜在一起造成的,而綠色,則是藻類還未死亡。
未發生魚類死亡,赤潮仍將持續
董任彭告訴記者,藻類腐敗時會消耗氧氣,增加氨氮,就會產生毒素,將對魚類生存構成威脅。“所幸到目前為止,赤潮并未造成魚類死亡。”董任彭說,但未來幾天高溫持續,海上風平浪靜,又值小潮汛期,赤潮可能繼續持續。
昨天,記者從寧波大學海洋學院的象山港海洋環境修復與整治項目課題組了解到,這次象山港暴發的赤潮相當嚴重,不同海域間顏色涇渭分明,在港底部和大唐電廠附近尤為明顯。
此次,如此大面積的赤潮在象山港尚屬少見。但是這次赤潮面積雖廣,可危害尚未顯現。
治理辦法不多,只能等待大潮換水
如此大面積的赤潮,奉化市海洋漁業局已通過手機短信這一平臺,迅速把信息告知水產養殖戶,要求他們做好赤潮防范工作,內塘養殖盡量不換水,否則不利魚類生長,而網上養殖戶則不要投餌。
“現在,防治赤潮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董任彭說,這段時間是大潮汛期,希望通過大潮換水減輕,根據以往經驗,一個星期之后,赤潮就會退去。
此外,有漁業專家提醒,象山港海域發生赤潮,這一海域又是海鮮主要產地,如果赤潮生物敗壞后,貝殼類等小海鮮吃這些藻類后,便有了毒性,市民盡量少吃小海鮮。
影響
舉措
赤潮
又稱紅潮,是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一種異?,F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爆發性增殖造成的。根據引發赤潮的生物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海水有時也呈現黃、綠、褐色等不同顏色。主要有以下幾個危害:
一、大量赤潮生物集聚魚類的鰓部,使魚類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二、赤潮生物死亡后,藻體在分解過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導致魚類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時還會釋放出大量有害氣體和毒素,嚴重污染海洋環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的破壞。
三、魚類吞食大量有毒藻類。
四、有些藻類可分泌有毒物質使水體污染導致魚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