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碎片化加劇野生動物消失
2012年08月20日
近期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近些年熱帶雨林被農場、公路及鄉鎮切割成一片一片,而生活在這些雨林碎片中的野生動物規模急劇下降,其速度遠遠快于人們此前的估計。
來自英格蘭和巴西的研究學者,日前在一網上期刊發文指出:“當地生物正以驚人的速度滅亡。”兩位學者造訪了巴西靠近大西洋附近的196塊雨林碎片,這些碎片曾經是一整塊完整,巨大的原始熱帶雨林。但在過去的數十年,這里為發展農業,出現了大量的砍伐,森林已經被破壞得支離破碎。
每一塊被剝離開的森林碎片,其面積大小不一,最小的不過足球場大小,而最大的能達到5,000公頃,這些森林里平均只存活著18種哺乳動物中的4種,包括吼猴、狨猴。
研究人員發現:與豬類似的白嘴唇野豬已經消失殆盡。而美洲虎、低地貘、毛蜘蛛猴和大食蟻獸已經基本滅絕。
過去研究,一般是根據被隔離的片狀森林面積來估算野生動物的存活率,這種方法得出來的結果往往要比當前實際情況高。因此,他們忽視了人類活動比如打獵和火災給野生動物帶來的生存壓力。卡爾斯?佩雷斯(Carlos Peres)教授表示“這真的是一個壞消息。即使在大片的原始森林中,很多動物都已經消失殆盡”
研究人員當前研究的區域是大西洋森林區域,面積為250,000平方公里,相當于大不列顛島或者美國密歇根州的面積。如今它的境況很可能也是印尼、加納和馬達加斯加島的寫照。
科學家呼吁采取更加有效的保護措施。在巴西,野生動物在五個殘存的熱帶雨林生存得最好,而這些地方正是被列為國家森林公園的地區。佩雷斯表示:“這篇文章為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佐證。”此外也應該極力開發這些受保護森林的經濟價值,比如將森林轉化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場所。
森林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這一主要的溫室氣體,樹木無論是在成長還是掉落腐爛,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始終存在。人類釋放的溫室氣體,其中12-20%是由于砍伐森林而引起的。
當前,200多個國家希望能夠通過聯合國“減少砍伐森林和森林退化釋放的二氧化碳”( Reducing emission from deforestation and degradation, REDD)來保護森林,該項目將會為發展中國家采用森林來貯存的二氧化碳的做法賦予經濟價值,其中包括將森林納入碳交易體系中。佩雷斯認為,聯合國的“森林退化”指的是采伐,(為了更好地保護森林),這一概念還應包括野生動物危機。“當前我的任務是將野生動物和生物多樣性放進REDD中的第二個D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