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現兩條娃娃魚警車開道護送
2012-08-23
居民圍觀娃娃魚。
為娃娃魚測量身長。
圍觀娃娃魚 合江先市鎮萬人空巷
該鎮近日先后兩次發現娃娃魚,當地專車開道護送放生
測量
第一條身長約50厘米,重2.5千克;第二條身長剛好50厘米,重2.1千克。
放生
娃娃魚要在一類水質中才能存活,目前兩條魚都已在優質水域放生。
“第一次是警察開道,第二次是漁政局局長用專車護送,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待遇就是不一樣。”瀘州合江先市鎮地處赤水河流域,魚類資源豐富。最近幾天,在先市鎮境內發現娃娃魚,成了當地人熱議的話題。
先市鎮黨委副書記裴洪華介紹,7月21和8月18日,該鎮曾兩次發現娃娃魚。先后出現的兩條娃娃魚,都曾被當成“明星”被上萬人圍觀。第二次打撈和保護娃娃魚的兩人,還分別獲得了200元的獎勵。
小河中、碼頭邊發現娃娃魚“裴書記,又發現娃娃魚了!”8月18日晚7點左右,正在值班的合江先市鎮黨委副書記裴洪華,接到洋石橋村民龍繼飛打來的電話稱,先市鎮再一次發現了野生“娃娃魚”。在此之前的7月21日,洋石橋村的兩個小孩,在小河石穴中也捉到一條“怪魚”。經迅速趕到現場的先市鎮派出所民警確認,“怪魚”就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魚。
“兩條娃娃魚的體型差不多,第一條身長約50厘米,重2.5千克;第二條身長剛好50厘米,重2.1千克。不過皮膚的顏色有點不太一樣,第二條被很多人誤認成了‘烏棒魚’。”裴洪華揣測說,這兩條娃娃魚,應該不是同一條,第一條已于7月21日在赤水河放生,但第二次是在先市鎮的大碼頭發現的。
18日晚,得知再次發現娃娃魚,裴洪華立即趕到現場。原來,當地的飼料老板匡先生乘坐客輪抵達碼頭后,卸貨時發現岸邊有一只黑色的“小手”,緊緊地貼在碼頭的石頭上。他小心翼翼地打撈來一看,原來竟是一條娃娃魚。圍觀的乘客立即撥通了鎮政府的值班電話,同時還撥打了先市派出所的報警電話。 兩條娃娃魚享明星待遇“大碼頭是赤水河先市河段最大的客運碼頭,每天都有2000多人在這里上下船,客運船舶和人流量都特別大。”裴洪華介紹,8月18日晚,大碼頭發現娃娃魚的消息,迅速在整個場鎮傳播開來。半個小時內,上萬名圍觀者便集結起來,從大碼頭至場鎮的主要街道,已經被人流堵得水泄不通。
“7月21日那天也是,先市鎮整個場鎮都是人山人海,大家都想看看娃娃魚到底長什么樣。”裴洪華說,當天,為了將娃娃魚送到水質較好的水域放生,先市派出所的民警不得不沿途分散人流,專門為它開道。一時間,這條娃娃魚成了當地人追捧的“明星”,數百人拿著相機、手機緊追好幾公里拍照。
18日晚,合江縣水務局水產漁政局局長陳勇從縣城驅車趕到先市鎮。對打撈和沿途保護娃娃魚的兩人,陳勇當場分別給予了200元現金獎勵。“這400元都是我私人先墊付的。”陳勇介紹,當晚這條娃娃魚“乘坐”著他的車子到達合江縣城,在長江流域水質較好的地方被放生。
新聞知識
叫聲像嬰兒哭 娃娃魚與恐龍同時代
“娃娃魚學名叫大鯢,叫聲很像嬰兒哭,是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兩棲動物,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對生態環境的要求特別高。”瀘州市林業局森林資源管理科科長李光焰稱,到瀘州市林業局工作的10多年以來,他還從未親眼見過娃娃魚的真容。得知合江先市鎮發現“娃娃魚”的消息后,李光焰興奮不已,表示特別想看一看它的照片。
“娃娃魚要在一類水質中才能存活,夏秋兩季只能在溫度25攝氏度的環境中生存,而且要有足夠的食物來源。合江發現娃娃魚,說明當地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李光焰介紹,娃娃魚是與恐龍同時代生存并延續下來的珍稀物種,有“活化石”之稱,1988年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李光焰介紹,截至目前,除了傳言古藺縣一些偏遠山區的暗河中發現過娃娃魚外,瀘州還沒有在其他區縣發現過娃娃魚的蹤跡。
“禁漁期內,我們加強了對漁民的教育,加大了執法力度,對電魚等滅絕性的捕撈活動一經發現都將嚴厲處罰。”先市鎮黨委副書記裴洪華介紹,近年來,該鎮特別注重對水生生物資源的保護,老百姓保護赤水河生物多樣性的意識提高了不少,已基本杜絕了毒魚、電魚等活動,有效保護了赤水河流域的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