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珍禽黑鸛現身新疆成功獲救
2012-08-23
阿拉山口邊防派出所民警在觀察黑鸛傷情。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工救治的一只珍禽黑鸛,經新疆博樂市野生動物救助站半個月的精心喂養。目前,身體狀況良好,已基本恢復正常。
博樂市野生動物救助站管理員冉啟軒22日介紹說,這只黑鸛在艾比湖濕地區域屬首次發現。經新疆兵團農五師森林公安局送來救助站后,每天喂魚、蝦之類的食物進行喂養,身體逐步得到恢復,預計半個月痊愈后放歸大自然。
7月27日,新疆兵團農五師九十團十一連職工段銀生在地里發現一只黑色的大鳥,它身體顫顫巍巍,站立不穩,便將這只大鳥帶回家精心喂養起來。兩天過去了,它不吃不喝,段銀生很納悶,就給阿拉山口邊防派出所打了電話。
接到報警后,7月29日中午,阿拉山口邊防派出所民警趕赴現場,發現這大鳥左腳關節處有腫塊、出血。于是,民警把這只大鳥帶回派出所。因嚴重受傷,身體不適,這只大鳥無法起飛,民警就對其進行了簡單的包扎后予以喂養。為了確診病情,民警請來獸醫為其治療。經獸醫仔細查看,發現其左腿關節受傷,獸醫又及時包扎進行救治,派出所民警也為其買來喜歡吃的魚類食物。
幾天后,阿拉山口邊防派出所把這只大鳥交到農五師森林公安局。最終,經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鳥類專家證實,確定這只鳥為黑鸛,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黑鸛形狀像白鶴,嘴長而直,羽毛灰色、白色或黑色,生活在水邊,較常見的有白鸛。黑鸛是世界上瀕危動物,全球僅存2000多只,我國現存500多只,數量僅是大熊貓的1/3,被稱為鳥中的“大熊貓”。
自艾比湖濕地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后,博州及農五師通過強化保護區內的管護措施,加強護林員巡邏,采取禁牧等手段,使艾比湖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天鵝、灰鶴、白鷺、野鴨等大量野生珍稀鳥類到此繁衍生息。保護區內有脊椎動物160多種,鳥類100多種,魚類10種。其中,國家級珍貴保護動物38種,是鳥類重要的棲息繁殖遷徙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