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農村環境不應當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2006-06-01
 5月16日,臺風“珍珠”帶來一場寒雨。71歲的田光利吃完早飯,看完村部附近老年活動中心的裝修進展后,便撐著傘到村里“視察”去了:村里上個月新建了10個垃圾池,但還有個別不自覺的村民隨地倒垃圾,他是村里新農村建設監督員。“建了垃圾池,的確好多了,大多村民不在乎多走幾步路。”

    說這話時,老人站在大田縣梅林村村部前的河邊。他腳下,是以前村里堆垃圾的地方,一些塑料垃圾還沒清理走,“村里打算把這塊地平整出來,種些花草。村部面前擺個垃圾場,不好看。”

    美林村是眾多建設中的農村的一個縮影。連日來,記者隨機走訪了10多個鄉村,試圖一看曾以“臟、亂、差”聞名的農村環境,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真實容顏。

一地雞毛嚇退了貴賓

    大田縣太華鎮湯泉村的溫泉,遠近有名,省道秀里線穿村而過。據該村主任陳錫鐘介紹,湯泉的溫泉溫度高,出水量大、硫磺含量也高,但豐富的地熱資源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并沒有給村民帶來多少效益。

    在上世紀80年代,湯泉村就開始利用地熱培育早熟地瓜苗。別的地方還沒出苗,湯泉的地瓜苗就可以剪來種植了,這曾讓村民獲益不少,村民中曾流傳著一句俚語“剪刀嚓嚓嚓,嘴巴喳喳喳”。可后來各地的大棚技術一推廣,用地熱來培植地瓜苗就沒啥優勢。

    現在,村民在冬天可利用溫泉洗澡、洗衣;還有幾個頭腦好使的村民建起了溫泉浴館,可客源僅限于附近鄉鎮,生意寥寥。陳錫鐘撐著傘帶記者參觀泉眼,一路上生活垃圾隨處可見。肉攤旁堆著垃圾,蠅蚊橫飛。攤主不時舞著蒼蠅拍拍打打。

    不多久,便看到一個水池冒著氤氳熱氣。陳錫鐘說那就是泉眼,溫度可達到80多攝氏度。可當記者想走進細看時,卻被一股腥臭逼退了。“這里水溫高,可直接湯豬皮刮毛,村里每天10多頭豬都在這里解決。”沿水溝而行,在地勢平坦處,隨外可見雞鴨毛,發出異味。“不久前,有個孫女士慕名從福州來泡溫泉,可一看到這一地雞鴨毛就嚇跑了。”

    對于村里的環境狀況,陳錫鐘表示很無奈。村財有限,只能投到水利等基礎設施,沒錢對村里的衛生整治;村里住的人雜,不好管理。“再說了,別人倒個垃圾,怎么好管呢?”

    據陳錫鐘介紹,不久前曾有港商打算在湯泉投資1000萬元興建溫泉大廈。可由于種種原因,又放棄了。“村里衛生搞不清楚,就像人不洗臉。臉都不要了,人家還敢投錢給你?”

兩個池子帶來了改變

    “撲哧”一聲,火苗跳躍而出,舔著鍋底。在拾掇整潔的廚房里,將樂縣積善村的王文儀老伯笑著告訴記者,他和老伴越來越喜歡用沼氣灶來煮飯炒菜了。2004年,他家響應號召,建了一口沼氣池。剛開始,王老伯是沖著那鎮里、村里補貼的幾百元錢建的,“政府補錢給我們做池子,肯定有好處的。”

    慢慢地,王老伯開始體會到了沼氣池帶來的好處了。他家的沼池挖在豬圈里,后來見豬圈寬敞,王老伯干脆又建了個沖水廁所,連上沼池。王老伯一對兒女在外打工,喂養的兩頭豬能產生足夠的原料,供他夫婦倆日常使用。“沼氣池一建,我們老兩口不必為柴火犯愁了。做飯菜不燒柴,廚房比以前干凈得多。人和豬的糞便經過發酵,就沒了臭味。更絕的是,老伴把沼液拿去澆菜,也沒以前招蟲子,長出的菜特青翠。”

    王老伯隔壁屋的馬妹錦正蹲在家門口,忙著揀菜,準備午飯。除黃葉,掐莖蔸,一把空心菜在她手中,三下五除二就揀清楚了。她站了起來,把揀好的菜帶進了屋里,留下一地菜葉。不一會,她帶著掃帚和垃圾鏟出來,把菜葉清掃后向著村干道走了去。

    100多米外,是一個村里新建的垃圾池。沿著村干道,這樣的垃圾池有5個。“盡量讓村民出門不遠就有地方倒垃圾。剛開始,村民還很不習慣,后來就慢慢好了。有錢蓋了新房子,把垃圾倒在家門口總是不好看吧。”垃圾池由村里每個月花200元請的清潔員清理,并將垃圾運到縣里的垃圾處理廠。

三個垃圾堆污染了水土

    夏雨初霽,雜草叢生。將樂縣和平村的曾阿姨早早來到靠金溪河邊的菜地。地里的空心菜在曾阿姨的悉心培植下,已經出落得十分水靈。與此不協調的是菜地一旁的垃圾堆,包裝袋、塑料袋、廢棄衣服……

    “現在算好的了。如果出太陽,那味道,有你聞的。”見到記者對著垃圾,面露難色,曾阿姨無奈地笑著說,“村里沒有專門倒垃圾的地方,大家只好倒在河邊了。你看,沿著金溪河,我們村里有三個大垃圾堆。有時會有人來拉走,燒掉作肥料;有時漲水,就被水沖走。”“您在垃圾堆邊種的菜衛生嗎?”“嗨,我們哪顧得上這么多,再說了這么多年吃過來,沒見誰有事呀!”

    和平村位處縣郊,很多先富起來的村民蓋起了漂亮的洋樓,可家家門前屋后隨處亂丟的垃圾卻與之極不相稱;樓與樓間的小道,坑洼不平,積水處更是無處落腳。在村部面前的平地,垃圾也俯拾即是。村部附近的小賣部里,麻將聲起;幾只母雞穿插在人腿中,啄食地上的掉落的飯菜,不時灑下一泡屎。

    一條水溝從村部前流淌而過,不時能看到漂來的垃圾,溝中淤泥散發著異味。衛生所里的一位老人告訴記者,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還能在溝里淘米洗菜,現在衣服都沒人敢洗,只能用來灌溉。“掃了地把垃圾往里面倒;洗衣服的水也往里面倒;還有田地里用那么多化肥農藥,一下雨又沖到溝里,它能不臟么?”

    在和平村的元寶新村,記者看到,村民的生活用水直接排入一條水溝,和著水溝上游水泥廠排出的污水,一并流入了金溪河。

農村總歸是農村?

    “說到底,農村環境治理難點有兩個,一是習慣,一是村財。”將樂縣黃潭鎮黨委書記馮崇平認為,農民多年養成的衛生習慣,改變需要一個過程,要經過宣傳引導讓農民樹立衛生整潔的意識。“舉個例子,十戶村民九戶都是邋遢的,剩下一戶肯定覺得無所謂。反之亦然。”“路的硬化,垃圾池的修建,清理排污等,都需要村財支付。叫農民不去賺錢來清理水溝,這不太現實。”

    “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在村里找人清理污溝、拆除違章搭蓋,都難找到人。”大田縣農辦主任陳開教說,他還提出了一個問題,化肥和農藥的過度使用帶來的污染。在農村,化肥日漸代替有機肥,不但造成禽畜糞便和人糞尿的嚴重浪費,還帶來了污染環境;同樣,農藥殘留也會給水質、土壤帶來破壞,這并不直觀,農民不易察覺。

    “農村總歸是農村呀。忙著賺錢的時候,誰還有心思管門前臟不臟的。”將樂縣古鏞鎮的一位領導,一句話道出了農村環境現狀的無奈。

來源:福建日報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