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人工繁殖神農架金絲猴
2012-08-31
記者從湖北省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所獲悉,一項名為《神農架金絲猴種質資源保育關鍵技術研究》的科研項目有望在今年啟動實施,在這一項目中神農架金絲猴的人工繁殖研究是其重要內容之一,神農架也因此將成為中國首個金絲猴人工繁殖基地。
據了解,目前全世界確認的金絲猴有五個種群,大部分分布在中國境內。神農架金絲猴屬于其中的川金絲猴種群,是中國特有的瀕危靈長類動物,它一身金黃色的毛發格外惹人喜愛。上世紀80年代,神農架僅存501只金絲猴;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在神農架地區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等生態保護舉措后,金絲猴數量有所增加,2005年進行普查時,神農架金絲猴種群達到1280余只。
湖北省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所所長楊敬元說,在自然條件下,神農架金絲猴的出生率僅為4%,幼猴的成活率為6%。2005年,他們在神農架大龍潭建立了金絲猴研究基地,開始對金絲猴進行全天候的動態監測研究,發現金絲猴一般是兩年懷一胎,一胎只產一仔,但令人奇怪的是,金絲猴全年都在交配,但懷孕的時間只在每年的8月至10月,為什么只有這三個月懷孕,這是一個待解的科學之謎。
據介紹,目前神農架地區的生態正逐步恢復,金絲猴的棲息活動范圍已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140平方公里,增加到現在的210平方公里;此外,7年來他們在大龍潭基地,通過補食計劃和野生救護等舉措對金絲猴進行保護,這里的金絲猴群體已產下48只小金絲猴,雖然成活率達到100%,但出生率僅提高到10%。在生存環境和食物等方面都得到明顯改善后,金絲猴的繁殖瓶頸卻依然沒有明顯突破。
楊敬元說,不過如果神農架金絲猴種質資源保育關鍵技術研究一旦付諸實施,他們將與國內一些高校及科研院所聯合,通過人工輔助技術、營養調節以及人工授精等方式來增加金絲猴的懷孕幾率,力爭盡早突破金絲猴保護中的技術難題,構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川金絲猴人工繁育技術體系,促進神農架金絲猴種群的增長。